昨天中午在抄写《论语》时,抄写到《述而篇》的这一章节,对我还是蛮有启发的,当然这样的启发下,还是要使用文字记录下来,原文与译文如下:
原文: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
孔子生重病,子路祈祷。孔子说:“有这么治病的吗?”子路答:“有。按照《诔》的指示,我可以祈祷天神地神保佑您平安无事。”孔子说:“那我已经祈祷很久了。”
通过这简短的原文可以看出,子路虽然平时做事很鲁莽,但是,子路真的很爱孔子,在孔子生病的时候,去祈祷天神地神保佑孔子平安无事。
最后,孔子说,那我已经祈祷很久了。可能通过孔子这个回答,会导致很多人觉得祈祷没有什么用,甚至有迷信的嫌疑。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从某种层面上看,子路这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暗示,也就是“安慰剂效应”。
心理暗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避免消极的暗示。
昨天晚上,给老妈打电话,老妈说昨天医生又来通知,1月2号就到日子了,看看我们家是准备带老爸回家还是继续在医院做康复?老妈说还是回家吧,因为老爸阳了之后需要多休息,即使呆在医院里不去做康复,也是浪费钱。
随后老妈来了一句:“也不知道你爸这个情况能不能好?”当时听到老妈以一种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那种垂头丧气的语气说这样的话,我的心理条件反应是排斥的。其实,老妈说这样的话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我已经听够了,之前也开导过,感觉没有起多大的作用(只能说明没有亲自体验过那种生活,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也没有真实的感受)。
之前觉得老妈自从在医院照顾老爸,有她自己的辛酸与苦楚,我们也知道不容易,所以觉得自己远在他乡,能做的就是每天会花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陪她聊聊天,开导开导她,或者听她抱怨,让她有个释放压力的窗口。
其实,说实话,我已经不想听我老妈的抱怨了,每次听老妈抱怨之后,我自己还要做心理建设,自己去消化,自己去自愈,心里压力真的挺大的,和颜悦色真的很难。有时候感觉老妈只知道一个劲的向我抱怨,好像也没有站在我的角度来为我考虑,也没有替我想想我每天听到这些抱怨,这些负能量之后,我会怎么样?心里会不会难过,心里会不会多虑与自责等等。
于是,“我终于喊停了”,我不想再听到老妈说这些垂头丧气的话,希望她的内心深处能够真正的去接受我老爸已经病重,且她是唯一一个能照顾我老爸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她会遇到不同的挑战的这个事实。
当时与她聊天时,就想到了孔子病重,子路为孔子祈祷这件事,我把这个当成一个故事分享给了她,我用苗话跟我的老妈说,大概翻译是这样:
你此刻的心情我能理解,你已经在医院照顾老爸已经三个多月了,具体情况你也了解且并亲自体验了,现在我老爸的情况是比以前好了很多,这就是在往好的方向在恢复,应该值得高兴才对。
你看之前老爸病的时候,你去找神婆看米,看看老爸未来的情况好不好,因为你是从心里相信才会去找神婆看米的,你也是希望能够好起来的,所以你才做了这件事情,对不对?
这个很多人认为是迷信,其实这不是迷信。今天我看古代书籍的时候,有个古人也病重,他的弟子也希望他能好起来,于是,天天去祈祷天神地神保佑他平安无事,你看,这种事情古人早就开始做了。
按照现代的心理学来讲,这是一种“安慰剂效应”,也就是心理暗示,你把一个事情往好的方面去想,去坚信。比如,我老爸做手术之后,医生都说恢复很快,比很多人快很多,且现在都会自己坐起来了,自己会穿衣,只差站立了,我坚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站立起来。
当你给自己,给我老爸足够多的安慰,足够多的信心,让自己与他坚信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自己与老爸都会发生改变,且这个改变的幅度非常的大,这里面有着巨大的力量。
如果你不这样去想,不这样去坚信,最后,伤害的只会是整个家庭。为什么说伤害整个家庭?一是因为整个家庭花了不少的钱来治疗,钱已经花了,即使抱怨钱也回不来;二是整个家庭每个人心里都不好过;三是没有接受这个事实而是一味的抱怨,伤害家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家里一直在内耗。
老妈听完我说了之后,她说:”好像真的是这样,你说得很对,我也劝自己应该看得长远一些“。其实我相信即使我不说,老妈应该也能想通,毕竟她走过的路,比我多。只是刚好学到《论语》这个知识点,与自己产生了共鸣,拿来劝劝老妈罢了,也自我认为通过学习,使用书本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那就变得很有意义与说服力了。
最后想说:”当我们不断地用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话语来与潜意识交谈时,有利于建立积极、正面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活得更快乐、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