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
- 制定原则:培养既有能力也有德行的全面发展的学生,特别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以人为本,符合认知规律,减轻学生负担;与时俱进,具有国际化视野;
- 培养目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活动,简称“四基”;
数学
- 数学定义: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 研究对象:数量和图形;
- 数学特性:具有抽象性和一般性,可以作为语言和工具表述概念、描述规律;具有广阔的应用性,被生产力所塑造,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研究依据:逻辑推理,具体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 数学作用:推动生产力,塑造人类精神文明,具有艺术特征,培养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具体是定量分析和逻辑推理;寻找简单、普遍适用的模式,来解决认识自然、发展社会以及数学自身世界的各种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
- 教育要求: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教育理念:育人为本,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
- 培养模式:
- 内容上,结果和过程思想同样重要;重视抽象和直观教学;传授基于间接和直接经验的数学知识;
- 教学上,注重启发式教学;重视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组织和引导者;重视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 评价上,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既关注学习水平又关注情感态度;通过评价诊断问题,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学;
- 能力要求:培养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 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 十个核心: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 课堂教学中最需要做的事: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培养习惯、掌握方法;
- 信息技术:充分了解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解决教学上的难点,有效地解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
- 总目标:获得四基,增强能力,培养科学态度;
- 具体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 学段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核心概念
- 数感
- 人类对数量的认识往往是处于较小级别的,对于数量级甚至是量级的数没有足够的认识;
- 外延的方式描述数感: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述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 数感定义: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 数感培养:符合认知规律,不同学段认识和感悟不同;结合实际例子;经历相关活动;
- 符号意识
- 符号定义:是指针对具体事物对象而抽象概括出来的一种简略的记号或代号。
- 符号系统:由数字、字母、关系式、图形等构成;
- 符号意识:是指学习者在感知、认识、运用数学符号等方面所做出的的一种主动性反应,它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
- 符号意识所包含的内容: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适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使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 符号意识培养:在各学段结合概念、命题、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结合现实情境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 运算能力
- 运算:根据一定的数学概念、法则和定理,由一些已知量通过计算得出确定结果的过程,称为运算;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称为运算技能;
- 运算能力: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 主要特征:正确、灵活、合理、简洁是运算能力的主要特征;
- 运算的发展主要有适度性、层次性、阶段性;
- 运算能力培养:有具体到抽象;由算法到算理;由常量到变量;由单向思维到逆向、多向思维;
- 空间观念
- 外延性描述: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直接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
- 培养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利用现实情境和学生经验培养空间观念;通过学生的思考、想象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 几何直观
- 几何直观:指的是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
- 作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直观和逻辑是相互影响的;
- 几何直观的培养:培养画图能力;让图形运动起来;从数与形两个角度认识数学;掌握运用一些基本图形解决问题;
- 推理能力
数学推理:是以一个或几个数学命题推出另一个未知命题的思维形式;
合情推理:指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推理,比如合情推理中的归纳推理指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指由两个或者两类思考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出它在另一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比如分数类比分式,二位勾股定理推到三维空间的毕达哥拉斯定理;
演绎推理: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定理、公理)确定的规则出发,得到某个具体的结论的推理,它是必然性推理;它的思维过程是从一般到特殊;基本形式是三段论;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功能不同,但相辅相成,用合情推理获得猜想,演绎推理验证猜想,证明结论;
- 数据分析观念
定义: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 模型思想
数学模型: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去抽象地、概括地表征所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关系所形成的一种数学结构;
常见的数式方程、函数、几何推行都是模型;
模型的特点:其一是它是经过抽象、舍去对象的一些非本质属性以后所形成的一种纯数学关系结构;其二是这种结构是借助数学符号来表示,并能进行数学推演的结构;
模型思想的培养:在教学中逐步渗透和引导学生不断感悟;使学生经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数学教学活动;通过数学建模改善学习方式;
- 应用意识
- 定义:是指用一种数学的眼光、从教学的角度观察、分析周围生活中问题的积极的心理倾向和思维反应;
- 主要体现:其一有意识地利用教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来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其二是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通过抽象这些问题,用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 培养应用意识: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注重数学知识的产生的背景材料以及呈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揭示联系;教学过程中培养应用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 创新意识
-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综合与实践活动是培养穿心意识的重要载体;
- 培养创新意识的方法:鼓励质疑;鼓励积累经验;教师带头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