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目 《逆向管理》
关键词 【反思自己】【勇于尝试】
二十岁生日时给自己列了一张三十岁清单。其中有四项让我至今念念不忘。
缓慢升空,满山谷里五彩斑斓的热气球迎着旭日飘荡在卡帕多奇亚,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黄沙滚滚,金子塔比想象中要灰蒙一点,反倒是方碑和石柱颇有神秘之感;
梦之终点在帕劳,没想到在红海却意外发现了无以伦比的美丽;
飞机上纵身一跃的一刹那,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受的失重感,只觉得大自然好神奇,也突然理解了人类为何亘古至今想要一双翅膀。
每一次出去走走,心境都会发生变化。有时候甚至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几年前我对自己的期许还是变得优秀更努力,现在却希望学会自洽。因为旅行的经历告诉我人之于整个宇宙只是沧海一粟,而一生又那么短暂,你能做到的是尽量去体验。
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经历过后,都要去审视自己。心在变,则你的生活也要随之相应调整。
在新西兰的时候,朋友问我要不要去kawarau bridge蹦极,毕竟它可是全世界最早的蹦极发源地。我想着跳伞都跳了,几十米的蹦极难道还搞不定嘛?
事实证明,站上去的一刹那我秒怂。特别是前天晚上还被强制观看了一个皇后镇蹦极视频。望着下边碧油油的水面,我只想说:我!要!回!家。工作人员肯定是看出了我强装镇定下的怂者之心,还给我讲了个笑话。经过了一番天人交战,最后对自己说:
事情做不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客观原因做不到,你只能认;另一种是主观原因做不到,这种不妨试试看,失败总比后悔强。
想明白后数着一二三纵身一跃,竟然比跳伞更刺激。感觉自己从身到心完完全全的自由自在了。跳完还有个彩蛋,就是在我头朝下准备上船时发现工作小哥还挺帅。
蹦极后很多以前不能释然的事突然就想得特别明白,因为跳下的那几秒你的大脑根本不是想象中的一片空白,而是快速闪过了很多片段。所以凡事多尝试收获满满,总是待在舒适圈里很难有这种意外之喜。
在但尼丁的火车上认识了一对澳洲来的老夫妇,于是就有了整个旅程中最有意思的一次聊天。
其实我特别懒,一路上和很多意外结识的当地人都本着谢谢你——新西兰很美——我喜欢新西兰——欢迎来中国的套路聊天。而这个老爷爷可真是超级会聊。
我俩谈到澳洲明星,我说了学生时代最喜欢的索普,老爷爷紧接着就讲了一堆索普当年成绩下滑的原因以及他的生活现状。
聊到了莎娃,我习惯性赞美,老爷爷特别认真的说你不应该忽视她嗑药的事,身为明星这样对小朋友影响很不好。
谈到雾霾,我说中国举国上下都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老爷爷则是问到了各种具体措施,逼得我以尿遁为借口专门搜了类似“生态文明建设”这类词怎么讲。
最崩溃的就是老爷爷问到了养老问题,他说他特别好奇中国人口这么多,怎么解决人口老龄化。当时我真心想哭,感觉从没有坐火车坐得这么累。。。幸好工作沾边,把社保怎么缴纳,比例是多少都讲了一遍,甚至还讨论了下养老金是不是可以入港股投资。回程的这两个小时,基本算是那个月思维活跃的巅峰了。。。
最后老爷爷给我留了邮箱,欢迎我去澳洲时找他聊天,快被逼疯的我没忍住问了下他的职业,原来老爷爷是名从业三十多年刚刚退休的律师。。。果然。。。
现在回想起来,那天自己有种不会再爱的感觉,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自己已经很久不去主动更新社交圈,谈论新话题了。
现有的生活圈每天的话题都是类似的,朋友也都是同类人。而旅行则是一个你可以结识很多新朋友,获取很多新鲜信息和思路的好途径。所以在后来的旅程中,我很主动的与遇到的每个新朋友聊天,最后和台湾的姑娘学会了敲敲杯,还和新加坡小哥成为了好朋友。
总之,你需要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别人、保持联络,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等人家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