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性误区:文中讲的是,外在的奖惩机制有可能失效。因为这些奖惩引起的做事动机来自外部,当外部评价消失时,由于缺少内在动力,就做不下去了。很多人包括我,从小到大的很多选择都是家长帮助决定的,当这样外在目的一失去或达到,人生好象就没有了方向,比如很多学生的目标就是高考,而这个目标是家长,老师定的,他并没有思考高考对于他的意义是什么。结果一上大学,外在目标消失,就容易沉迷于游戏,翘课而荒废时间。
第三驱动力:第三驱动力就是任务带来的内在愉悦感。我观察到,自己做事情,很多时候并不单纯是为了钱。比如对病人的随访,这个并不是单位的要求,我完全可以不做,但我就是想知道治疗后的情况,病人如果好转我也会有成就感。也能观察到一些人,虽然在相同的职业,但做事却大不一样。比如我单位有不少保洁员,有个保洁员会主动地把展板都擦的干干净净,虽然并没有人明确要求她做;另外一个呢,她认定自己的工作范围就是某一片地方,我们叫她来打扫一下室内,叫了几次都不来。
调动第三驱动力的方法:
001自主:一方面,自己要争取自主的时间和事情,比如早早把工作干完,就可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思考下一步的计划;另一方面,如果你是个小领导,试着给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切忌管得太紧。
002专精:调整自己的工作量,到一个难度适中的范围,跳一下就够的着,最容易投入。
003利他:看起来似乎很高调,其实在市场经济社会,我们只有利他才能利己。发自内心地想帮助别人,想让世界因为有自己变得更好,这样自己的目标就脱离了单纯的个人利益,你与一个更大的愿景联系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