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从乡下带回了一袋白菜,是从老家小菜园摘的。老家的小菜园真的小,大概也只能种下十来二十颗白菜而已。在小城呆久了,有块豆腐块的田地,家人兴致勃勃想一番作为。都说,白菜易生易长,就决定种白菜。翻土、播种、浇水、施肥…时间过得真快,当初播下的白菜籽,渐渐长成菜苗,如今白菜长势喜人正时收割好时节。
白菜是一种很常见的蔬菜,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维生素C等,它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故有“百菜不如白菜”的说法。白菜,古名菘,有大白菜和小白菜之分。白菜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很长,新石器时期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就有出土的白菜籽。自古以来,白菜颇得文人墨客的青睐。白菜之词最早就见于杨万里的《进贤初食白菜因名之以水精菜》“新春云子滑流匙,更嚼永蔬与雪虀。灵隐山前水精菜,近来种子到江西”。杜甫“奴肥为种菘”,罗隐“叶长春菘阔”;苏东坡“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文人墨客赞美着白菜。
白菜,在中国餐饮史,算得上是化石级的食材,上得御膳盛宴,下得民间饭桌,是人们经常食用的重要蔬菜。文人雅士为它吟颂,在平常百姓面前演变出炖、炒、腌、拌等各种吃法。白菜可炒可炖可泡可晒,一碟五花肉炒白菜,叶绿帮白,脆嫩甜味,色相诱人,口感清爽。一碗瘦肉白菜汤,青白相间,色泽鲜艳,菜软汤甜。一碟酸辣白菜,脆嫩酸辣,爽口开胃。白菜无论是何种做法都受人喜爱。
白菜,因有着丰富的营养和功效,有着“百菜不如白菜”的说法。原来,只要内涵足够丰富,内在足够强大,就算平常如白菜,同样也能得到文人雅士、平常百姓的青睐。那做人做事何尝不是这样呢?
从古到今,充满智慧的人们为了让食材口感变得更丰富,更多样。总不断尝试着各式各样方法改变食材,白菜干就是这一系列变化的成品之一。
白菜干是白菜经晾晒再蒸煮然后晒干而成的,性微寒,味甘。具有养心调血,清热除烦,解渴利尿,通利肠胃,清肺热。
制作白菜干,需要的原材料就是白菜,还有晴天烈日。这两样重要因素,刚好汕尾都不缺。汕尾本地菜农喜种白菜,白菜偏多,汕尾初冬时节天空晴天碧云、光照充足。这些因素让当地的人们更喜欢自制白菜干。朋友说有本地的白菜干,每当本地出产的各类食材、水果,我都是没什么抵抗力的。或许,热爱家乡都是从喜欢家乡的食物开始。
朋友说,从地里收割的白菜,洗干净后,经晾晒,再蒸煮2-3分钟,之后捞起,在烈日底下晒干,就成了白菜干。晒好的菜干叶子是褐色的,菜帮浅黄色,五六棵扎成一捆,两三捆装成一袋。
深秋初冬时节用把白菜干煲粥、煲汤,那口粥,那味汤吃着令人回味。一把白菜干,提前先泡开,几块猪骨头,再加一把杏仁或是红枣,在砂碗中加入适量的水,经武火沸腾后,文火慢炖。经过时间变化,就能把这些食材变成一味可口暖人的汤。
熬一味汤食材选对了,慢慢静待时间推移,就能成就一道好汤。同样的,干我们热爱的事,慢慢来,慢一点也没关系。再远的路,一步步走,总能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