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人气一直是最宝贵的资源。图书馆楼前人气越旺,到树下聊天或讨论问题的人就越多,这对法桐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名气大了,到此来的人就多;人多了,发生的故事就多,故事多了,这对法桐树的灵气就来了。
几个同学在树下聊天,聊得来,时间就长、感觉就好,就想多聊一会;聊的时间长了,彼此了解的多,就逐渐成了好朋友。
年轻人都喜欢与好友结拜兄弟。那时,在高校又不能明目张胆地烧香磕头、滴血盟誓。于是,几个想结拜兄弟的同学,就选择在他们相识和聊天比较多的连心树下,举行个简单的结拜仪式,几个人站在这对法桐树下,摸摸地许个愿,在心里或者小声念叨几句类似于“我愿意与XXX...结拜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之类的话,就算是结拜成好兄弟了。
即为结拜兄弟,那就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人多自然力量就大,取得的成绩就多。成绩多了,就令人刮目相看,就让同学们感到“多几个好哥们,办起事来就是不一样。于是,就有更多的人模仿,到这对法桐树下结拜的人就越来越多。
起初,一起结拜的人数比较少,一般就是三五个人。后来,人数逐渐增加,有的是一个宿舍的同学,有的是一个县的老乡;有的甚至是全班同学。
一开始是男同学,后来,一些女同学也效仿。听说,在校园连续十几年的“六姐妹”、全宿舍都考上研究生的“姊妹八研”,都是这对法桐树下的常客。
这结拜的形式也逐渐多样化,有的在连心树下碰水杯,有的振振有词宣读誓言,有的齐声高喊准备好的口号,由北向南列队,依次从这对法桐树之间跨过,名曰“兄弟齐心,迎难(南)而上;为了兄弟,刀山敢上(因为以前连心树南面堆放了一些建图书馆楼挖出的山石)”。
在此树下进行心连心的宣誓很灵。不知什么时间、从哪个同学开始,同学们都称这对法桐为连心树,连心树逐渐成了这对法桐的名子。
工程系主任姜学东教授,在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大会上,就称之为“夫妻树”,不过,他所说的“夫妻树”,可能与我说的这一棵树不是同一棵树,因为海都校园内还有其他于这棵树相似的“伴侣树”等。我知道在当时农机系的领地上还有一棵夫妻树。以后再给大家具体讲。以下所说的是围绕这棵连心树所发生的一系列校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