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一个个渺小的个体,互相依偎着靠在拥有柔和灯光的角落里,在这样一座小城里找寻停顿的片刻。
不久前,中国新闻周刊发布的“2022年度活力城市(城区)”案例出炉。以活力城市为焦点,人类灵动的生命渴求探寻激发城市活力的深层次逻辑,并试图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
以年岁为刻度,丈量每一个脚步。从市区到郊区,从路灯到蛙鸣,从菜市场到文化馆,从小吃街到大广场,在这座城市里,我们回溯一路足迹,展望新的旅程……
一座城市,是现代人赖以生存的公共空间,也是一座展现现代人类精神文明的展厅。
不像北上广深那种(超)一线城市里的单向空间、706青年空间本部、思南书局、合柴1972,高平的公共空间,更多是一些注有城改标签的中小型娱乐性空间,当然其中也不乏书店、咖啡馆、或有官方/企业助力的文化空间。
被视为“文化荒漠”的小城里,人们循规蹈矩的上班、上学时光在缓缓流逝。与此同时,随着这座城市自身清洁化、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那种杂质的、平民的空间正在慢慢缩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持独立性质、强调平等关系的气质。
小时候我对故乡太熟悉了,所以想逃离,现在换一个角度看故乡,会觉得它是一个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之间的交通枢纽。晋东南地区东临河北、西通陕西、南接河南,地理位置的便捷、煤炭资源的(较为)富足酝酿了这片黄土地的勤劳隐忍,它照亮了十四省的天空,一边受着使命的驱使和鞭策,一边依旧赤诚地奉献果实。
自古代以来的经济重心南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造就了南方总体发展优于北方的格局,但随着现代文明的演进逻辑,我们发现这种现象在悄然发生着微妙的转变,中国的公共空间未来不仅仅只是北上广深、江浙沪、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超一线城市、一线城市,而包含了受房价、地租等阻力较小的中型城市(中小城市)。
某种意义上,对中型城市(中小城市)的青睐和选择,属于当代中国小众文化的“去西南大后方”。这是一次幻灭后的自我求生,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可能,意味着随着它们的牵引,我们能够再次出发,换一种视角去重新看待“小地方”和自己的故乡。
中国的公共空间并未消亡,只是被遮蔽,而现在,对于观察者的考验就是把视角从中心偏移,把问题意识从“北上广深”辐射到其他地方。那个看似熟悉,其实非常陌生,更广阔也更加考验耐心的后方地带。
当然,作为这座城市的见证者、书写者和同行者,我们会报以更大的耐心和信心,去拥抱这种新生的开始。
在一座现代化的小城里,我时常感觉身边的一切都在急速地隐没消弭。我们都知道,没有一座城市能成为永远的例外。历史会看到,什么正在发生,成为一时的宠儿;什么正在消亡,成为陨落的巨星。
在一场场的时代洪流中,在人类轮流经受的深渊里,或者低语交谈或者激昂腾跃,我们将自己的家园视为世界上最为坚固的一隅去栖息、去守护。在这里,我们学到重要的一课,就是最大限度地保留自己的真实,最大限度地保留面对世界的最实在的姿态。
一座城市的文明是所有人细心呵护的结果。大家没事可以来这里走走,是真的不算繁华但也温暖清丽的一片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