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二,忙碌的一天总算结束了。现在拿起手机开始梳理这一天的心情。不悲不喜,有一点遗憾,有一点小确幸。遗憾的是论文没有达到预期的二等奖,确幸的是论文还是获得奖项了。希望越大可能失望就有多大吧。
最近一直坚持日更,边读边写,有时我在问自己:我是一名好老师吗?问这句话心里还是比较虚的。记得书中张老师说:好老师看上去都要比实际年龄至少年轻五岁,因为好老师有更好的过滤痛苦的能力;好老师总是更积极,更乐观;好老师总是在过更有规律的生活;好老师的精神总是会高度专注,他会以成全学生的成长作为最大努力的方向。读完这些之后,我感觉自己似乎离好老师的距离很近很近。我是半路出家歪打误撞进入了教育行业,所以谈不上是一个有天分的人,拥有的就剩下勤奋了。勤奋就意味着要刻意训练和竭尽全力,我内心里渴望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回顾以前我做事总是积极主动的,也特别卖力,甚至宁愿事情剥夺我的休息时间。我要我的学生都能考个满意的分数,我也因此更加追求分数。除了分数,我与学生没有更多的链接,16年的一个孩子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渐渐的我发现我失去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慢慢的偏离了我的轨道。这次顿悟源于张老师的一句句话,他说:我们对人生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生命要平衡,要懂的休闲,人生不要过度用力。是啊,人不是不用力,而是要学会适当用力,用准力。我开始学着调整自己,工作上我开始更有计划性了,我发现工作虽然繁琐但是也分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常规工作就是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看班,这种常规工作成了一种常态,像流水作业一样,非常有规律做起来顺手也非常自然。突发事件就是学校突然布置的任务,这种事件一般是比较重要的事情,我一般会安排尽快处理完。当这些工作都做完了,我就利用碎片化时间读书,读的多了反而读的速度慢了,慢的原因不是自己不愿意读,而是习惯于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写。我很喜欢并且享受这种工作方式。生活上,我开始每天早睡,保证11:00之前入睡,尽量早起,留更多的时间给孩子,陪她读书陪她学习,似乎节奏慢了速度却快了,这是一件神奇的改变。
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个人,成人也是如此。我很幸运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一起出发的人,他们就像一束束光,照亮我整个世界,带给我无尽的能量和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