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堂日话】160215
每日一话,是为日话
今天看了一段关于北京书店的书里思郁的文字:
在豆瓣书店逗留了大半个上午,但是接着去万圣书园并未待太久。我自己都觉得意外,这是心目中最好的书店,早已是久仰大名,但是进入二楼的书店大厅之后,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像患了恐惧症似的,倒吸了一口气。虽然这是一家让无数读书人都景仰至极的好书店,但是给我的印象却并不好——书太多,书架太多,眼花缭乱,眼睛看不过来,手也抚摸不过来——不是他们的书不好,而是因为他们的书太多太好了。如果是像新华书店那样的书店,就算有一栋楼的书,我也不稀罕,因为知道其中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实在太少了,根本构不成任何心理压力。但是在万圣书园,第一次我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威胁——所有的书都是自己渴求的书,所有的书都是自己想买的书,所有的书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书,一排排,一架架,高送入屋顶。就仿佛赫尔博斯笔下的宇宙图书馆,看不到边界,看不到尽头,知识第一次以无边海洋方式击中了我。这么多的书,我穷尽一生,又能够读多少呢,想到这里,望着一排排书架,片刻有种绝望的眩晕,知识的威胁。万圣书园的存在,让我意识到人类的渺小,知识的浩瀚无垠,而我们的阅读极力抓住的只是宇宙图书馆中的一个瞬间。任何阅读都是碎片化的,这是它的本质,这是对苏格拉底那句“人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的最好呼应。
这本书名叫《北京书店印象》,谈不上多么惊艳,但绝对可以成为书虫意淫的宝典,里面有不少知名编辑、书评人的回忆性文章,也有所罗列的书店店主的心路历程,最重要的是书的最后一部分详细的铺陈出北京各个书店的地址所在,谓之北京书店地图。当然对我这样暂居北京的爱书人来说肯定不会在这张地图上插遍属于自己的小红旗,能将几个知名的逛一逛便是修来的福分,所以能够在此时收获这样一本书实属不易,虽然不能每一家书店都去,但从这些一篇篇文章里得到的已经足够多了。就像上面摘录的这一段,可以说一下说出了广大爱书人的心声,那种一直就存在却无法表达的感觉,被思郁先生撕心裂肺地说出来了。此刻我想到了叶公,他大约是真的喜欢龙的,否则不会把自己搞成皇上一样,而他又不同于皇上,他对龙的喜爱着迷是纯粹的真心的,并不像世俗的解读那样,真龙被他感动了下凡来和他相见却把他吓跑了,而借以讽刺那些言不由衷虚情假意的人,正因为看到了真龙,他才被感动了,被震惊了,他不可思议的发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一下子走进了自己的生活来到了自己的身边,而这在所有人都刚来求之不得的事情他却选择了逃离,他为什么要做这样虐心的选择,我想就像思郁在万圣书园看到这么多的书架这么多的书时一样,感觉自己在心爱的事物面前太渺小了,太无知了,与其忐忑不安的与之厮守,不如默默地离开,仍然回到原初,继续在心里用实际行动爱着自己所爱的东西,如果真的和真龙泡在一起,那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不会给他带来幸福感,反而会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所以,大智若愚的叶公宁愿留给世人一个负面形象,也不让自己在美名盛名中不得好死,现在大家理解叶公为什么好龙又怕龙了吧。
我也经常有思郁和叶公的这种感觉,无论是进入一家梦寐以求的书店还是观看一场期待已久的球赛,越是到跟前,心情越是拿捏不定,想起又不敢去,想看又不敢看,其实不是不敢,而是不忍心不舍得。面对满目的好书,就像一只乱撞的兔子,都不能正常地翻开喜欢的那本,生怕徜徉其中又错过更好的,再看那一架一架的好书惭愧自己读不太懂又垂涎三尺,希望在这一店书里的时间过的慢些再慢一些。遇到经典的球赛,那入场音乐一响起来就有了一种庄重的仪式感,必须带着一种崇敬去细细品味,直到时间的推移,将自己的情绪融入球赛中,才似乎松了一口气,可以用平和的心态对待这场球,而一旦遇到喜爱的球队,那种我执的感觉就成了挥之不去的梦魇,越想看越不敢看,及至赛末又不愿意看到裁判吹响终场哨,而这样一种贱贱的心理或许正是所爱之物的魅力所在吧。
今天就说到这里,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