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澍
借助晚会这种兼具娱乐、表演和互动的节目形式,科学科普亦在以更轻盈的方式走进年轻人,走进大众。
科学证明存在。
11月1日,B 站2024 年超级科学晚在北京举办。
会前,平台发布了《2024 年度年轻人最关注的科学热点》,综合站内外相关内容热度,评选出航天火箭、柔性电池、亚健康、脑机接口、AI 音乐、地磁暴、极端天气、量子计算机十大热点关键词。
现场,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周忠和院士、人工智能专家何积丰院士、脑科学与智能技术领域专家蒲慕明院士等各领域专家学者等行业嘉宾及B 站UP 主们用风趣易懂的方式,进行了科学理论讲解与实验演示。
过程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王军强特别回应了此前美国 NASA 向中国求借月壤一事,表示自己团队历经半年,才获得将近1g的月壤。
这些月壤为嫦娥五号于2020年从月球带回,非常珍贵。
王军强团队曾通过三年的研究,首次发现月壤可以制水。据计算,1g月壤可以产生51-76 mg的水,1吨月壤即可产生100多瓶500毫升的瓶装水。
能制水,意味着月球上可以种菜,这对于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等领域均有重大研究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超级科学晚已经是二度举办,结合B站的二次元属性和用户年龄结构,说明当下年轻人对科学的关注和喜爱已成趋势,而借助晚会这种兼具娱乐、表演和互动的节目形式,科学科普亦在以更轻盈的方式走进年轻人,走进大众。
01 “四类十词”现场演示,聚焦年轻人关注的科学热点
解读十大热点关键词,不难发现,小到周围生活、大到国家成就,都是大众关注的维度。对此,B站官方给予了数据支持。
首先说自身健康,睡眠紊乱、代谢异常等亚健康问题依然是现在年轻人最关注的生物科学议题,每天有2万余条健康养生的相关科普内容在B站发布,年轻人喜欢在站内搜索和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中,医美、减肥是热门搜索类别。
之于前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教授马希达现场用烤盘和超声类抗衰仪器作对比,为大家直观展示了个中区别,辟谣了“医美技术和烤肉的原理一致”的错误说法;
之于后者,UP主“杨舒惠”用一个月时间亲测了“好(hǎo)吃懒做”减肥食谱,不运动、不忌大餐,也可以1个月瘦10斤。
其次说生活环境,2024 年5月,地球迎来 20 年来最强的地磁暴活动,有传言说这会影响人体健康。
关于这个议题,B站的科普视频曾引发3亿次观看,说明了地磁暴产生的最大影响其实就是极光。
极端天气亦是大众关注的环境焦点。2024 年,台风、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频频发生,B站有超 30 万条内容深度解读各类极端天气的成因与影响。
还有柔性电池的突破性进展,关联的新型材料在B站的日均搜索超 26 万次。天津大学的钟澄教授演示了如何使用纤维电池编织成的衣物给手机充电。
第三说航空航天,本年度,嫦娥六号首次着陆月背采样,B 站 UP 主们自研航天器发射探索 10 余次,有的应用探索成果甚至被科学类周刊《Nature》(《自然》)收录。
嫦娥三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分享了我国第一辆登月月球车的制造故事;
UP主“稚晖君”则用自制的机械臂模拟“玉兔臂”在月球挖矿,探索在月球打造“广寒宫”的可行性。
最后说科技领域,比超级计算机还快 1 亿倍的“九章三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量子计算机将解开更多数学难题,相关内容在B站播放达 12 亿次;
以及,2024年1月,随着“意识植入”实现,存在于众多科幻片的脑机接口将成为现实,500余万B站用户参与了话题讨论。
所有热点中,AI无疑是当之无愧的明星。
2024年度,B站的AI类内容观看突破 310亿次,这里面,音乐类的占比最高,每月有超3万的AI音乐作品在 b 站发布。
关于AI应用与发展,也是现场最多嘉宾分享的领域。
上海华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何积丰提到,24年的诺奖三大科学奖项中,有两项都与AI有关;
OpenAI 的安全系统副总裁翁荔就AI的安全规范表达了观点,她认为,每个人都是AI的家长,通过用户与创作者之间聊AI、用AI,每个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AI的成长;
知名尚雯婕则现场给AI下指令,不到15秒,即创作出歌曲。
此外,现场还有诸多重量级“表演”,比如UP主“三代鹿人”还原了葫芦娃隐身救爷爷的桥段、中科院褚君浩院士演示了“隐身术”同时分享了多种光学隐身的原理;
UP主“@毕导THU ”化身人型风力指针测试超级面料的抗风性、中科学过程工程研究所苏春雷通过纹影实验讲解冲锋衣防风且透气的原理。
02 平台的差异化优势,助力科学科普更轻盈
B站通过举办“超级科学晚”,一方面,打造出了平台的差异化内容优势,另一方面,与科学科普形成了双向驱动的效果,体现于三个维度。
其一是用户维度,在大数据算法的推荐下,B站不断推出符合用户兴趣的内容和活动,并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无形中增强了用户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并形成了高粘性、高质量的社区生态,而且以二次元和年轻用户为主。
此外,B站拥有一个庞大的UP主生态,这些UP主为平台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内容,并与用户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
B站通过扶持和培养UP主,进一步增强了其平台的差异化优势。
恰因如此,B站在知识区与用户区都拥有广泛的粉丝基础,这是B站举办超级科学晚的底气所在。
以及,从内容层面来看,B站以测评、体验为代表的长视频深度内容和趣味内容为核心壁垒,并通过多角度内容,深度影响用户的认知与决策。
比如超级科学晚直播了脑机接口、量子计算机等世界最前沿技术,就拓展了用户的想象力,满足了用户对于硬核科技的深度需求。
其二是行业维度,时下,各大视频平台都面临着会员增长见顶的挑战,而市场上大量参差不齐的同质化内容也难以实现会员拉新。
尽管表面看起来,长剧、微短剧、纪录片、电影、综艺等各项内容样态丰富,但各个视频平台都存在着一定的内容缺口。
尤其是兴趣端领域,长尾内容和专业内容的获取成本较高,这就导致部分视频平台在输出这类内容时存在一定困难。
而科学内容作为新兴品类,恰好补全了这块内容拼图。
根据B站二季报显示,科学科普与科技发明两大品类视频的增速迅猛,季度播放量上涨均达到 29%,科学科普内容的日均观看已超1亿次。
这样看,B站举办超级科学晚,为其他视频平台提供了借鉴意义,也间接促进了其他平台加大对于科技内容的布局。
与此同时,B站持续推出科学内容也可反向促进了数字化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比如TCL等企业与B站合作,共同推动印刷显示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实现数字化与实体产业的互利共赢。
其三在战略发展维度,今年6月24日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公布了“科学强国”的基本内含,即:
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
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成为世界重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拥有强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不断壮大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队伍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拥有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
在这样的大方向方针指导下,B站的超级科学晚显然是一次不错的尝试,极大缩短了科学触达普通人的路径,对于激发年轻人产生科学兴趣、推动科学应用与创新、构建科学文化氛围、展现科学与社会紧密结合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期待未来可以涌现出越来越多类似活动,从而持续贯彻科技强国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