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进步灵魂的拷问
读《创造的儿童教育》有感
沂源县南鲁山镇中心小学 张涛
陶行知先生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30年流往日本,1931年归国之后对创办“山海工学社”,重视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活动。《创造的教育》成文于1933年,《创造的宣言》一文成于1943年,《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成于1944年。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先生为何接二连三地发出“创造”的疾呼?不仅产生了如下几问?
第一,是中国人没有创造力么?
从历史的传承来看,古代中国人从农林牧副渔到诸子百家,从天文历法到四大发明,从《天工开物》到《周髀算经》……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举不胜举,中华民族是引领世界前进的车轮,所以中国人是不缺少创造力的。
第二,陶行知先生为什么要倡导“创造”呢?
这使我不得不再对先生的生平进行了一番“恶补”,只有了解作者的经历才能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陶行知先生不仅是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民主主义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在这里不是罗列陶行知先生的主要成就,而是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先生。先生一生为教育而努力,是一个教育家;先生的后半生为民族的存亡而努力,是一个爱国者。陶行知先生奔走于世界各地,团结力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殚精竭虑。直至抗日战争结束,看到民族的未来出现转折,先生才撒手人寰。
无论是先生的哪种身份,都足以证明陶行知先生的一生是极具“担当精神”的,他肩负着“救国于危难之时,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历史重任。正是这种“担当精神”才引起了对民族未来的担忧,对民族希望的持续探索。
他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一文中批判旧教育,他积极倡导建设适合中国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既行动的教育,亦创造的教育。陶行知认为旧中国“真是不堪设想”的,只有延安的解放道路,“根人民学习,向人民报告;为人民服务,代人民呼号;教人民进步,做人民向导”才能“把中国重新创造,把世界重新创造”。
总结看来第二个问题答案是:民族的未来需要创造,中国已经到了不可不创造的阶段,所以陶行知先生倡导创造。陶行知先生作为“创造教育”的开拓者,为国家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的创造不断努力,其“创造教育思想”一直影响到现在。
创造和创新看似是一对兄弟,但是仔细考究,从狭义概念出发是有区别的。创造侧重“首造”,侧重于具体的新成果,创新更侧重“再造”,侧重对创造成果的拓展应用。由此看来创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创造的再发展。
中国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在创造上有所积累,所以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00年6月20日,在西北地区党建工作和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江泽民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从1946年到2021年,75年来创造和创新一直是我们永恒的话题。
回归《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的正题,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又是否完成了先生解救儿童创造力,为国育人的夙愿呢?现实非常残酷,我认为从1995年江泽民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之后,我们的教育距离先生要求的“创造”是越来越远。
先生倡导解放儿童的大脑,而现如今课堂教学形式虽然有所变化,但是远远没有达到解放大脑的地步,有创造能力的国之脊梁越来越少。
先生倡导解放儿童的双手,而现如今学生双手里捧电子产品的时间远远大于捧书本的时间。懒惰的父母正在用电子产品控制学生的大脑与双手。30年前农村学生的玩具靠双手制造,20年前农村学生的玩具靠中国制造,10年前农村学生的玩具靠电视制造,现如今农村学生的玩具靠手机制造。学生的双手已经重新禁锢了,又怎能腾出双手来创造。
先生倡导解放儿童的嘴,而现如今是解放家长的嘴。儿童10岁之前学生和家长还有所交流,畅所欲言,用交流来了解未知。中高年级之后,家庭教育的错位已经让亲子沟通成了彼此不通,师生之间的沟通寄希望于abc和x、y、z的不懂。学生仍然缺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追求与创造。
先生倡导的解放儿童的空间,而学生空间越来越狭小。各种安全事件的频发,导致现如今山里的孩子不曾结伴上过山,种地的家长不曾带孩子去种地,河滩上、树林里已经不见儿童探索的身影。孩子们自然空间的确失用已经用网络空间来充斥,网络的无所不能倒是导致了孩子们无所不知。但是别忘记,学生的创造是在“劳力上劳心”没有“行”的“知”不是“创造”。
先生倡导的解放儿童的时间,而儿童的自由时间是越来越少。10年前,哪怕是不足500人的校园里,就是有10张水泥制成的乒乓球台也都会围满了实战的儿童,现如今200人的校园里有10张乒乓球台,却10年没有孩子们碰一碰。不是儿童不愿意去碰,而是儿童没有时间去碰。学生们的时间哪去了?学生在校接触的课程越来越多,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安全教育、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书法等等,还有“n”个冠以“小手拉大手的”美誉的进校园活动,着实不是一个小学阶段儿童承受的起的。设想一下,得需要多么高效的课堂才能让儿童挤出时间来“创造”。
陶行知先生对“创造”的渴求我们还没有在儿童教育上达充分实现,恐怕让先生失望了,真的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