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你自己走在马路上,捡到了100元你非常的高兴,但是由于你自己口袋有个洞,结果捡来的100元又给丢了,正常来说这100元根本不是我的,即使丢了也不会影响我的心情,但是我们得到的快乐没办法缓解我们失去的痛苦,这种现象被称为“规避损失”,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发现人们损失带来的负效应是快乐带来正效应的2.5倍,说白了就是我占有了我很快乐,但是如果我失去了我会更痛苦,这个痛苦程度是大于我占有时的快乐。
再给大家举个案例
有一个大爷最近在他们院子来了一群小孩,每天都是吵吵闹闹,让这个大爷没办法正常的休息,于是这个大爷就想了一个办法,他给小孩说,我很喜欢跟你们玩,以后你们只要每天过来玩,我给你们每人10元钱,于是孩子们听了非常的高兴,就每天过来继续的吵吵闹闹在院子里玩,但是几天之后大爷就跟孩子们说,我最近经济紧张,以后我只能给你们每人5元钱了,孩子们有点不愿意了,但是还是继续来玩,又过了几天大爷说,我最近确实没钱了,以后我就给你们每人一元吧,这下孩子们不愿意了,才给我们一元钱,你也太小气了吧,然后就离开院子,再也没来这里玩,其实这就是运用了损失规避的策略。
其实规避损失也会被用在我们的营销当中,比如我们现在应该会看到,很多的家具还有家电等等商家在他们的营销中都会提到,不满意7天包换,打消消费者的质量顾虑,其实这个本质也是在利用消费者的规避损失心理,因为人们如果得到一个产品,他们就非常的害怕失去,因为失去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是大于得到时的快乐的,所以一般很少有人去退货的。
我们现在会看到有些商家说的以旧换新,其实也是利用了所谓的规避损失的心理,因为当我们把自己的旧家具在处理的时候,自己的内心都是有一种怕失去的心理,并且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旧家具的价格,因为自己有理性的情感因素在里面包含。但是如果我们用以旧换新,那么我们失去旧的家具换来新的家具,就是在规避损失,这就是商家的营销技巧。
【副业创业团队-刘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