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开始读书笔记,读书内容为第四节“行动胜于回避,完成胜于完美”
本节作者推荐阅读书籍为威廉·克瑙丝的《终结拖延症》,重点讲了拖延症的现象、原因及解决拖延症的方法。
拖延症有四种类别:
一是期限拖延,比如像我每周三都要交一篇文章,但总是拖到周一周二才开始动笔,给自己的理由就是到了最后时刻才能逼自己完成,这种拖延是有期限的;
二是个人事务拖延,就是你想了很久的一件事情,但一直没有行动,比如我,一直想抽个时间把驾照捡起来, 重新练练技术,但一直给自己借口就是没时间、没时间,然后就无限期的拖了这么久,一直还没去做,实际连续练两天,温习一下,我就可以自己尝试开车了,但就这样一直拖着;这种是没有明确期限的拖延,所以就会无休止地拖延下去;
三是简单拖延,比如我本来想要记下来,后天要去参加一个活动,作个提醒,但就是一念之间想等会再去处理这个事,结果就是几天都不记得做这个事情,其实也就是顺手的事情,但也被我一直拖延着;
四是复杂拖延,它来自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也可能与心理疾病、童年经历、完美主义等相关,是比较严重的拖延情况。
感觉除了这个第四点,其它三点自己都能对号入座,兴许第四点我也有一些,我是有拖延症的人,这点以前一直都能感觉到,说直白一点就是拖泥带水,总不能快速解决,不过,值得鼓励的是,自从跟着萌姐,坚持早起以来,跟着师姐学习写作以来,明显我的自律在改善着我的拖延症,每日早起,每日写作输出,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不轻易参加,但只要参加了,每天的任务坚决都要完成,哪怕只是完成。
当然,还有好多想做而没坚持做的事情,比如坚持运动,坚持每个早上给家人丰盛的早餐,因为各种没时间 ,都停在了行动之外;
如何克服拖延症
文中介绍了一个实用的认识模型,即ABCDE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拖延行为是如何运行的,建立忍耐力和持久性。
●A(aversive或activating):透发性事件;
●B(beliver):你对事件的看法;
●C(consequence):结果;
●D(disputing):干预,重新看待B,即改变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E(effect):效果,情况得到改善。
行动是克服拖延压力最好的办法。调节自己、接纳自己、容忍自己,然后才能更好地改变自己。
一说起拖延,没准大家都认为是在 说自己,无事不拖的人确实很少,但从不拖延的人也很罕见,绝大部分的人或多或少都会犯拖延症的毛 病,我想说,撕掉“拖延症”的标签,完成好过完美。当你努力去“完成”的时候,你就已经战胜了拖延症,这好过你孜孜以求地为了完美而去拖延。事实上,当你追求完美的时候,最终的结果往往更加不完美,只是你给自己找到了足够的心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