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特别有感触,想分享给大家:我是09年读的高中,因为初中贪玩又因为家境一般,于是就在一个镇里读的高中。 当时我们那个乡镇高中是出了名的烂,班上的同学大多数都是不想学而且家境比较差的。因为那些家里不差钱的也不会到这个镇来读高中。
当年一个班上大约40多个人,考上正儿八经本科的只有两个同学,还有一小部分家里支持去读了专科,大多数人高中一毕业就去学了门手艺。甚至一小撮人真的就在社会上瞎混了。
高中时班上的第一名是我的好朋友,不过在他高一的时候他的成绩还真不咋地,非常的烂。在他高一的时候因为翻墙去网吧被他爸毒打了一顿。也是因为这个事,在暑假的时候,他被他爸拉着去一个电子厂打了两个多月的工。用他的话来形容就是“这段日子不是人过的。大热天只有一个吊扇在头顶,早上6点多起床,趁着天凉快点抓紧时间干。几个巡逻的一直在你背后晃悠,上个厕所都还要报告,一天下来一身的臭味,回到寝室还不想洗只想睡觉。” 他那么一个180的大个,一个暑假下来瘦了大约20多斤。
也就是这段经历,让他算是彻底感受到了社会的残酷。后来高中两年里,这个家伙真的再也没有去过网吧了。高考毕业成功的考上了一个二本,现在的他在长沙的一个国企买了房,日子倒也是悠哉了。
高中班上更多的是我这种没考上本科家里也没钱让你读专科的,那就是毕业之后去学了门手艺。条件好点的去学开车然后跑长途运输,条件一般的那就是去学什么木工啊电焊之类的。最苦的就是什么路子也没有,那也只能跑到工厂做流水线了。
我高中毕业后就到了我姨夫的店里跟着学修空调和电器了,其中的辛苦也没必要多提,只能说我真的是羡慕那些成绩好的人。每次去别人家新装空调的时候,看到那些读书多的教育高的人内心也难免自卑。 虽说工作不分三六九等,但谁不想大热天的在办公室吹空调呢?谁愿意去装空调呢? 班上还有那么一小群人,高中时就在学校门口的烟店里抽着烟,聚在一起称兄道弟的,也没有看到几个人混出来的。家境好的那才叫“混”,没钱的一辈子也就是个“沦落”罢了,还以为这个年代是“义”字当头吗?
等到离开了学校,才感受到社会的残酷和现实;等毕了业没读书了,才感受到读书的好处。在这个社会里,学历和家境你总得有一样,两个都没有,那你就真的很难出头。别人说大学生不值钱了,那些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的又是谁呢?那些在建筑工地和工厂里的又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