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是我今生今世的目标。最近几乎每个夏天都有一次远行,但今年没出省,原想在家好好读书吧! 从读万卷书开始。
确实,七月看了一些书,零零总总十来本,但以小说居多,破天荒了!居然看了东野圭吾的几部小说,《虚无的十字架》、《湖畔》、《梦幻花》。八月,总体没有七月抓紧,计划要好好看专业书,实践几乎没看几页。重新认真阅读了《番茄钟工作法》。最近在看《巨人的陨落》,厚厚三本,涉及国家和人物很多,所以看得很艰难,人物太多,一不留神就搞不清谁是谁。
其实,八月有一半多的时间在工作,在学校,所以看书时间自然少了,也因为要上班,心思没有全在书上。但是,读书不是提升自己的唯一途径,也不一定是最佳方法。有句古话,“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呀!
八月下旬,正式上班前(学生开学),做老师的我们总要集中培训,师德学习、专业培训等。于是,最近三四天听了三个印象深刻,影响深远的讲座,让我眼前一亮,如醍醐灌顶。真是胜读十年书啊!
第一天下午,一位专科物理专业的在职业学院教旅游烹饪的中年教授,中等身材,有啤酒肚,小眼睛,普通话不准,PPT课件五颜六色,可谓花里胡哨。但是,三个小时的讲座不知不觉就过去,我们意犹未尽,他说下次有机会再讲吧!课件五颜六色,但是实用,每一个文字、每一种颜色和每一个符号都为他的讲座服务。
第二天上午,小个子中年妇女,白衬衣,黑长裤,一头卷发,左手臂有个银制手镯,来自河南的一所职业学校。PPT朴实无华,言简意赅,条理清晰,有一些互动,参与度很高。
第三天上午,高个,头发花白,一身浅色西装,一开口说话就震惊四座。中央电视台曾经的主持人,金话筒获奖者!一直互动,互动。
这三天的讲座是我听得最认真,收获最大的。第一天六根教授让我明白,做老师要勤做学问,不断学习。第二天李迪老师让我记住要多思考,要不断反思。第三天殷亚敏教授教会我要“好好说话”,首先我得好好练习发声,坚持21天“耳语发音”练习,养成气运丹田,气沉丹田,让自己的嗓子不在嘶哑。
附:现学现用,这几个问题你怎么处理。请如实告诉我你的答案。
1.某天,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放学回家问你:妈妈,我哪来的?
你怎么回答?
2.你带孩子去打疫苗,刚进防疫站的门,孩子就哭了。此时你怎么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