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花费时间去找寻书店,而不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阅读。
如果有时间,我会花上一天的时间泡在书店时,在1200bookshop的餐饮消费区,我可以花上33元来获取一杯摩卡,2平方米宽大的舒适座位,暖色的灯光还有超大的安静空间。更重要的是,这里随手有我喜欢的书可以自由阅读,在书店的阅读空间里,我总是有很多的暇思,仿佛和作者正在交流,又仿佛是在和我的内心交流。
与图书馆的定位不同,盈利的特性使书店的设置(指装饰和书籍的展示方式)更加追求完美的用户体验。书店要么迎合市场,要么坚持风格。而图书馆的优势在于藏书量丰富,却没有一个个性化的展示平台,几乎全部都是一排一排的大书柜。因此在图书馆找到一本市场的畅销书所花费的时间是书店的几倍,时间成本较高。与此同时,书店是根据市场的活跃程度而决定书目的订购以及合理的摆放展示位置的。如果图书馆相对来说,对市场敏感度较低,一般从订购最近流行的畅销书,到读者拿到那本书的时候,已经又有另外一本畅销书代替了这本。.....也许这就是我愿意去书店而不是图书馆的原因吧。
和别人不同的是,除了有书单我还有即将探访书店的名单,在未知的城市里对着地图寻找属于这个城市独特的一角,这也是我的旅行方式。有目的地漫游,在找书店的路上看看街景和那里的人们,在心里记下这一刻阳光赋予眼前这幅美景的颜色……
关于书的一些感悟
读解彩艺《独立书店之番外》的想法
优美的排版带给我赏心悦目的体验,同样喜欢泡书店的我易在此书找到认同感。而观赏各个书店的书架和空间设计又给了我极大的快感而因此满足,也许未来某刻我的小屋的室内设计就会有书店般的温馨。
书里的每一页都犹如一张海报,其摄影作品甚至可以直接作为ppt,喜欢书中的排版构图和配色--北京雨枫比如馆。无衬线字体和纯色搭配,还有很多可爱的扁平化图标。
当年的书法练习没能让我成为一个书法家,却让我与“書”字结缘,因为落款所需,这个字对于我都特殊的感情。
想想小时候多少次因为“书籍是知识的阶梯”这句话被吓退,很奇怪吧!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多的知识,不能够随随便便的打开一本书,更何况枯燥无聊的文字排版早让我远远避之不及,总之一句话,不好玩。大概是小学的某天,突然看到《故事会》开篇的‘笑话’专栏,突然觉得我居然也可以看的懂一本书了!惊喜!但是还是抗拒看除了短短的‘笑话’专栏以外的故事,所以大概有几个月的时间每当新出一本故事会我都会去买,单单只是为了看看前面4页的笑话然后就丢在一边。这大概是我读书的启蒙。清晰的记得四年级开学第一天我在家偶然看到了一本故事会,翻开的时候那篇唯一在彩页的文章吸引了我,如今我还记得那篇文章--《我是新生》,讲述一个大一新生到处都被认出来的故事。从此以后不可收拾,没有迷恋上读书而是迷恋上了看《故事会》,所以如今我家的旧书柜里面大概叠起来有1-2米高的故事会,都是小学到初中到邮政局订购的,每个月准时送到邮箱。
接着是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还有郑渊洁的《皮皮鲁》系列还有第一次接触郑渊洁《思想手》,当时是蓝色的封面,每天下午放学到回家路上的书店站着看完的。因为舍不得花钱买书,所以经常在书店站着看完的,特别是马小跳系列。那段时期几乎是我上大学以前读书最多的时候,很感谢那时独立书店还是很有市场的,有很多的名著和畅销书。可惜去年再访城市里各大书店的时候,已经沦落到整个书店都是教辅,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都有。这无疑是一种城市的悲哀 。小学时期还办理了市里图书馆的儿童借书证,每周都会去借阅2本,或者是连环画或者是托马斯的《冒险小虎队》。
很快就到了初中高中,都是因为学习繁忙所以没有那么多时间和机会去阅读,这个阶段主要读物是各类杂志,《青年文摘》、《合唱团》、《儿童文学》、《故事会》、《百家讲坛》、《大科技》、《大历史》等等,都是这些短篇文章,还有就是学校要求的阅读推荐书目。
到了大学的时候,终于有了大把自由时间,才重新拾起了这一兴趣,有时候翻阅大一大二的日记发现那个时候总会有出现各种问题令我伤心,失望或者迷茫,但是日记里没有记录后来怎么解决了这些情绪上的困扰,而我想,应该是书籍治愈了我。阅读让我转移了注意力,通过阅读一方面我获得了象牙塔以外的世界,另一方面阅读的数量和汲取到的知识又反过来激励我继续阅读,这是一种正反馈,一种良性循环。所以一有时间,我就是呆在图书馆里看书,反而是学业或是社团忙碌的时候因为没有时间读书而感到遗憾。
所以直至今天每当假期回家的时候,总会带着一整个行李箱的书回去。而宿舍的柜子也因为书太多差点放不下。
我愿意花大量的时间来看书,因为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这件事能让我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