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四大名著,人云亦云的多,自己见解的几乎是没有。近日又读了一回,倒是有了一些感想。我梳理了一下,四大名著的缺失还真不少。
首先来看《西游记》。
历史上唐僧取经实际上是一种走私行为,因为李世民不信佛。李世民喊长孙皇后为“观音婢”,如此亵渎佛教大腕的做法足以证明他对佛教的态度了,况且他自称是道教祖师李耳的后代,他要是派唐僧去取经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作者把唐王扯到取经上的理由是李世民报阴曹地府里的大小官员的恩(阎王给李世民加了寿命),传说中阴曹地府归地藏和尚管,这理由也算说得过去。但是李世民用这个理由来推广佛教,就让人大跌眼镜了。这理由让佛祖有受贿和诱导世人信佛的嫌疑。也可以说取经的动机和目的都不纯,让佛祖受冤了!
作者为表现因果报应,不惜将唐僧取经当成如来的计划——也直接导致取经过程里“贵人”太多,沿途敌人竟然绝大多数都是“委派”的。一个几乎毫无悬念的取经过程让人觉得是走了个过场。那么这样形式的取经意义何在?如果取经路上充满未知的敌人,唐僧师徒几个经过一番努力最终取得真经,那该有多好!未来永远充满着变数,只有经历过,获得成功的人,他们的经历才叫传奇。生活本来就是不断探索发现未来不为人知秘密的过程。早已规划好的套路岂会有走下去的欲望?作者用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极大损害了这部书的文学艺术价值,我每当想到这儿都扼腕叹息啊!
如此多外在干预的取经过程还告诉世人如来佛祖是个不折不扣的变态——如此虚伪地搞形式主义!他把经文送过来岂不更能体现佛的普度众生?如果有一天佛祖看了《西游记》,他该作何感想呢?
还有取经队伍的总体成员——竟然全是劳改犯!取经是劳动改造吗?如此这样一来取经岂不成了一件不光彩的事儿?要不然咋要劳改犯去完成呢?这种取经只是表现佛的慈悲吗?如果是,如来可就太偏心了!不是要普度众生吗?作者明显是和佛祖过不去啊!我想作者之所以搞这样的取经队伍,是想表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可惜用这样的人取经……但愿是我误会他了!
最让人费解的是猪八戒这个人物竟然出现在取经队伍里。众所周知猪八戒很好色,开始他调戏嫦娥,从天宫被干到人间,紧接着他便被如来定为取经队员,然后猪八戒在高老庄又娶了媳妇(也许还有了孩子),取经队伍一来,他夫妇就要分离,只害苦了一个高翠兰!这个情节实在是匪夷所思啊!为啥要猪八戒去做和尚取经?作者或许说“好色的猪八戒都取经信佛了,你为啥不信呢?”才能自圆其说吧。于是乎就这样把最难搞定的人群(好色的人群)都整成愿意修佛了。于是乎美女都成了粉色骷颅,佛才是猪哥哥的最爱。佛有如此大的诱惑力?让吾辈大开了眼界!
另外一个人物就是沙僧。沙僧在取经队伍里没有存在感。他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没有确定的职业。师父是领导,悟空是保镖,八戒是搬运工,白龙马是交通工具。沙僧是保姆?电视剧里让沙僧挑担,可能导演看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这样一来八戒的作用又由此削弱。详见:沙僧:活着是为了什么1——3以及小白龙的春天(4)分析。
再看《红楼梦》。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贾宝玉有宋玉潘安之容貌,还有唐伯虎的风流倜傥,而且多金年少,整个俨然一个高富帅的形象。林黛玉简直就是西施的盗版,她体弱多病,据说也象西施一样喜欢皱眉头,所以贾宝玉私下叫她“颦”。她的性格和西施不同,多愁善感得象狐狸精,不是指她的人品,是说她象狐狸一样狐疑,她总怀疑贾宝玉有外遇,贾宝玉恨不得“把心掏出”来证明自己的忠贞。
这样的两人放到今天说一—他们走到一起的几率有多大?我认为不太大。在《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也被作者判了死刑。可是原因何在?今天的答案是封建礼教这个大义,让他们爱情宅了起来。事实上呢?我看未必如此。因为林妹妹体弱多病,贾母认为“林丫头难于生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什么比传承更重要!所以这段婚姻婚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林妹妹自身的病(林妹妹不符合婚姻的基本标准)。
如果曹雪芹真要“反封建礼教”的话,我看先要治好林妹妹的病,而且薛家还不能衰败(这样一来林家就远远比薛家清贫)。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贾林二位情投意合,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走到一起,纠起原因,这才是真正的“反封建礼教”。所以按作者原来人物设定,就算反封建礼教,也不彻底。或者作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要反对封建礼教。
我由此得出结论《红楼梦》中林妹妹的病是一大缺失。作者主题并没是达到我们所希望“反封建礼教”的高度,也就是说这个主题辜负了我们的期望,也算是一种缺失吧!
曹雪芹可能想开医馆,可惜又没有钱(传说曹雪芹一贫如洗),只能在文章里秀秀,据说他的药方能治病,这也算是一大贡献吧!不过他应该搞错了地方吧——这是文学创作不是科学研究。我倒是希望他写一部《万金方》或者《亿金方》,这样也让我们更好感受一下祖国中医的魅力,顺便再让我们学习学习中草药的知识。
接着我们来看《三国演义》。
这里面主角是诸葛亮和关羽。诸葛亮这个人物写得不好,鲁迅先生给了诸葛亮一个“妖”的称号,我赞成这观点。曹操就很冤,可能作者与老曹家有仇,不单单是曹操欺君罔上和他有个儿子后来“篡”了作者极度赞扬的汉。用儿子的过错来打击老子,作者岂不太小家子气?说曹操不“忠君”吗?这个腐朽王朝把这个世界都搞成“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了,还值得效忠吗?
我要说的主要是刘备这个人物。作者是刘备的铁杆粉丝,他将刘备进行了极度美化,实乃把他的“仁”发挥到了极致,相信刘备如果穿越时空后,他会大吃一惊:“天!这是我吗?”刘备治国安民上有缺失。为啥说缺失呢?分析一下,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以前,颠沛流离,是没有存在感的,自己尚且不能自保,哪有时间和能力施恩于民?作者当然看出刘备的这种缺失,所以用长坂坡民众誓死跟随给刘备创造施恩于民的机会,这是一个大bug,不可能让人信服。民众死伤无数后,作者就说刘备“痛哭流涕”,甚至最后让刘备“投河”,要不是刘备身边有人拉住,生命可能有危险。这实在太过分了!读到这儿我的感觉是刘备特虚伪!赵云千辛万苦将阿斗从千军万马里救出,他竟然要甩掉!我看向勇士下一跪或者说几句感激话会比较好,这里虚伪成份最大。也许那些说刘备虚伪的人就是从这里得出结论吧!
作者说刘备是个英雄(煮梅论英雄),我还真没看出来。《三国演义》通篇没有表现刘备有啥军事才华,也没有啥武勇值得自豪的。开始是奔波劳累,无处栖身,襄阳“三顾茅庐”后一直到刘备死,都是诸葛亮大出风头了。说他用人不疑我倒信服,说他英雄么!我反对!我只看到爱哭的刘备。千古奇葩的爱哭英雄刘备!一个人爱哭代表什么?伤心?想得到帮助?哭难道是英雄必备的要素?作者这样处理,把刘备的英雄形象搞得一塌糊涂。
最后来看看《水浒传》吧。
“水浒传”意思是水边的故事。这个名字与内容不匹配,水边的故事实在太少,还不如外国某人翻译成《108英雄的故事》贴切呢!
再一个问题,他写人物太多,有些人物形象未免重复。每次出场的人都是老子天下第一。据说鲁智深这个人物被认为塑造最成功的,我看未必,他吃了作者的亏才是真的。作者说他居然可以拔起那棵大杨柳树,这牛吹得很有水平。原来以为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吹牛的水平达到很高的境界,可李白在作者面前还真不算啥!但是作者却是个无赖,后面他又不吹嘘鲁智深了,结果鲁智深救人就被知府给逮住了,他要是发挥拔树十分之一的力道,足可以裂石开金啊!知府又是那根葱?也许这是鲁智深最郁闷的时候吧!关键时刻怎能衰怂?鲁智深就这样被作者害了一回,所幸没有由此丢了性命,要不然鲁智深可就死得太冤枉了!
写了这一些,只是我肤浅的见解。我不是搞学术研究的料儿。我认为“写作是一种娱乐”。我只是想让读者找到快乐。而我,每收获一个“喜欢”,我都多了一份快乐。
如果上述观点与某大腕的观点相似,我希望路过的大神说一句“英雄所见略同”,让我也有吹嘘的资本。毕竟我可以看出这些问题,那些高手的眼睛可比我亮多了。
虽然四大名著有许多缺失,但是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无瑕的,他们的价值不容忽视,从中得到借鉴才是王道。唐妈昨日跟我说“缺憾是一种美”,或者这就是四大名著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