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讲到了关于如何持久改变的第5个武器行为在前:行为改变了,即意识也会随之改变。接下来作者带我们认识第6个武器致命吸引力:极度诱惑能让你无法克制地坚持下去。作者开篇给我们带来的故事关于购物体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克丽丝蒂·拉科齐从2007年到2010年,痴迷于商场的优惠券和促销活动,甚至购买了大量优惠产品却用不到,家里物品堆积如山,克丽丝蒂·拉科齐知道这样不对,但仍不断重复。她明白其实这样子是在浪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浪费时间找优惠劵,然后冲动买了并不是很需要的产品,而没有用便是浪费金钱。但仍然很多人沉浸在这种体验中,在看到有优惠打折甚至是主动寻找优惠产品,这已经变成了她的一种习惯。其实不止是她,很多人都会这样子,甚至喜欢上购物然后拆快递的体验。这就是商家给我们营造的致命吸引力,让我们有愉快的购物体验,觉得很“有趣”。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给自己的目标设置致命吸引力, 把无聊的事情变得有趣、具有奖励的性质,这样有助于你坚持目标,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我们确实只是习惯了以某种方式行事。如果做某件事的结果不好,我们就不会再做;如果结果好,我们就会重复这种行动或行为。如果要改变这种习惯就必须有好的反馈,那就是奖励,而且是要有极度诱惑的奖励给到当事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经济奖励(但有程度的限制;过上一阵子,它们的重要性就减弱了)社会奖励(包括对社群的归属感,得到他人的支持,成功地对抗了别人)某些心理状态(情绪控制感,平静和安宁感)良好的健康自由和独立。
这些方面具体哪些事情最为重要,希望怎样得到奖励,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奖励和诱人奖励之间的区别在于,它对当事人来说是否重要。比较棘手的是,要对自己或他人足够了解,才知道什么真正重要。总之要对当事人有足够诱惑力才能促使他重复坚持下去。那又应该如何具体的提升吸引力,作者给了我们5个妙招1、让做“正确的事”变得好玩2、多用胡萝卜,少用大棒 3、别把金钱视为最佳奖励,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人不需要额外的奖励去做本来就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你开始为这些活动附加奖励,人们说不定会认为这些活动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有趣,因为竟然需要奖励才有人去做它。尤其是小孩,在培养一些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要用金钱,这样反而是在扼杀他的兴趣 4、光是教育不顶用 事实一次次地证明,光有信息是远远不够的,人们知道吸烟对健康有害。可他们还是会抽烟,还是会喝太多的酒,还是会做其他明知道对自己不好的事情,所以不要光想着教育人,而是要调动人的心理和情绪,让他们坚持做事。5让活动本身变成奖励,比如运动这件事情直接结果是运动完很累,但是后续结果和再后续结果是能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会发现运动的人精神面貌也是不错的。
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致命吸引?作者告诉我们只要你知道当事人看重的是什么,就可以做两件事:“快修”和“妙修”。“快修”指的是对人做某事的需求进行直接强化。快修也就是当事人有一个动作马上给予及时反馈,举个栗子,假设你正在训练一只狗学习坐下。你让它坐下,等了一个小时,再给它一份狗粮,并说“乖狗狗”,那么下次你让它坐下时会发生什么呢?它就不会再坐下了。因为它坐了一个小时之后才得到狗粮,这间隔的时间太久了,它没法意识到狗粮是对坐下这一行为的奖励。除非它能把食物带来的愉悦感与坐下的行为联系起来,否则狗是没法学会听到命令就坐下的。给狗来一次“快修”,让它坐下之后马上发狗粮,帮助它了解到下一次发出命令时它该坐下。“妙修”涉及间断强化。只要你感觉自己已经走在了坚持的大道上,不妨逐渐减少奖励,让活动本身变成一种奖励才是持久之道。以学习乐器为例。你可以使用“妙修”来逐渐停止演奏容易的“奖励”歌曲。你仍然可以偶尔弹奏它,但不是每次练习时都弹。你要学习演奏其他更难的歌曲。接着,每隔一段时间,你又回过头去,演奏那首能带来奖励感的、比较容易的歌。你还可以设定一个带有新奖励的新目标,重新开始整个流程。
最后如果你能正确对待直接结果,后续结果和再后续结果,并且能够理解随随便便的奖励跟真正诱人的奖励有什么区别,那么,你就掌握了实现持久改变的力量。下回我们再讲最后一个关于实现持久改变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