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鸦片战争(1840年)以来,有关我们民族的国民性批判话题,就从未间断过,相比而言,以前较为宽泛,而今天较为具体罢了。批判者里,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而在中国自身的批判人物梯队里,自林则徐第一个反思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几乎人文领域里的过半大师,干的活大多是关于国民性批判的事。不过有的阴指,有的明说,其代表人物就俩——鲁迅与胡适。
而终鲁迅的有关中国国民性批判的所有观点来看,核心就仨
1.麻木
2.自私
3.极端
这三者中,麻木是源头。
因为骨子里的麻木,自然在行为上就表现出自私与极端。本来中国人一直奉行的是“隐文化”为主“显文化”为辅,一句“看穿不点破”便已然道明了这一切。但“不幸”的事,自外族的坚船利炮与人文主义彻底击碎了我们自成一体的社会结构及其伦理系统后,从此,我们是既看穿也点破了,是掌嘴也掌掴了(阶级斗争)。而且,愈演愈烈,换句话说,不但麻木、自私、极端,而且也学会了——不要脸。
要问:致使我们麻木的根源究竟在哪儿呢?
记得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中,他把人类喻为一个人,即人类也有自己的童年时代。而人类的童年,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①正常的
②早熟的
③粗野的
马克思说,希腊人是正常的。
至于其它谁是早熟的与粗野的,他不明指。倘若马克思的话亦如很多人所说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那么我想必我们民族不可能是“粗野的”,应当是“早熟的”。但我们的早熟,更多的是熟得麻木,熟得可笑,熟得幼稚。
你不信吗?
人血馒头?我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吧!别忘了,这可是我们这个“早熟的”民族的专利哦。认为人血可以医治肺痨,大概最早出自唐朝陈藏器所编的《本草拾遗》一书里,即——处决犯人时,便有人向刽子手买蘸过人血的馒头治病。不过到了鲁迅先生的《药》这篇文章里,就融入了有关“因果报应”的情节与暗示在里边了。
人血馒头“文化”的形成,主要由几个要素构成:
第一人血馒头能治病;
第二有人买;
第三有人卖。
今天,这出亦悲亦闹的剧的发展和成型,终究还是因为我们麻木、我们自私、我们极端,外加我们的不要脸而促就。
看到很多商学院及其大企业的“成功案例”里边,就俨然煞有介事地、得意洋洋地介绍了他们的产品及其品牌是如何通过历次的“天灾人祸”来“修成正果”的。我好歹也算是个企业管理方面的从业人员了,但在价值取向上,终究还是抵不住这样的玩法。
是,可口可乐确实也曾在韩战时期空运了不少的产品去慰劳前方将士,但人家那个是在“枪炮与欢笑中饮着可口可乐”,跟“趁火打劫”的投机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韩寒究竟是个醒着的八零后,当年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他只身到达灾区并力所能及地做了许多该做的事。过后他在《地震思考录》里写了段话:汶川时我收到赞美,其实不配。
但是,我们其他的同胞就不是这样了。
以前天的九寨沟地震为例——
有借机推广公众号的、有进了灾区就忘记自己已经怀孕八个月的、有诈称航票涨价的、有顺带狂推股票的、有隔空“表”爱心“献”忠心及“下”决心的、有趁机卖化妆品的、有放大痛苦面进而延揽文章阅读量的……手段稀奇古怪,五花八门。总之,信息手段愈发达,他们兜售人血馒头的“能耐”就越大。
这些,都是人血馒头,你吞下去的时候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或者说,好咽吗?
科技在日新月异,人血馒头的玩法也在与时俱进,自然,畸形消费也会如影随形!
什么时候才根绝畸形消费呢?
答:我们不再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病,我们不再有人兜售人血馒头,我们不再有人购买人血馒头,总之,是我们不再麻木、自私、极端和不要脸的时候!
2017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