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字里行间流露出杨绛先生的哀而不伤、深厚而诚挚的感情,让人十分触动。我感动于他们任一生历经苦难颠沛流离,在那般困境中依然保有稚气和趣味,历经磨难仍然明晰想要的只是相依相伴。在最平淡的日子里,都能找出乐趣来。《我们仨》里遍布着温暖的小趣味。从柴米油盐一餐一饭,到字里行间书信往来,无不透露着生活的智慧。每个人都想和有趣的人生活在一起,可很少思索如何把自己变成一个有趣的人?我们在关注学习工作的同时,是否应该深刻思考如何去爱一个人?如何面对对方的缺点? 如何克服自己的不足?如何在这平凡细碎的生活中,活出不一样的味道?日子很长,需要慢慢成长。越是美好的东西越需要安静的力量去守护。
所谓恩爱,就是好好说话。钱钟书一辈子分不清左右脚,60岁才学会擦火柴。常听人说,女人刚生完孩子时最委屈也最焦虑,所以对丈夫的最多不满和抱怨往往产生于月子里。但杨绛先生刚生完孩子时却大不同,她在《我们仨》里回忆一钟书这段时期只能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不对的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墨水呀!”“墨水也能洗”他就放心回去了。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我说“不要紧”,他真的就放心了。因为他很相信我说的“不要紧”。
一个怕黑、怕鬼、只剪了一下虾须子便被虾的“抽抽”吓得逃出厨房,并发愿说以后我们再也不要吃虾了的胆小女子,可以在自己刚刚生完孩子时给予先生如此的包容,并还要做先生的“定心丸”实在让我觉得温暖至极。必得是这世上至深至浓至柔软的爱,才会让一个人发自心底地对爱人满满都是欣赏,连他的“缺点”也是她觉得最可贵也最想要保护的“珍贵”,于是,他在她为他生孩子时连连“做不好事”,她却只是心疼他这些天要一个人生活,并坚定又温柔地一遍遍用“不要紧”宽慰着像个犯错孩童般的他。这种性情,让人向往,可在期待的同时,不妨先沉淀自己。
在杨绛先生“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的日子里,我们看到了最简单的爱情和最朴实的幸福,以及为了它们而坚守的模样。“我们仨”的温暖不是那种烈日当头的暖,而在杨绛先生“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的日子里,我们看到了最简单的爱情和最朴实的幸福,以及为了它们而坚守的模样。“我们仨”的温暖不是那种烈日当头的暖,而是冬日的寂静午后,静静洒在老猫、毛线和摇椅上的那一束阳光透露出的暖,很细碎,但也最入人心。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爱情,也没有完全如你所愿的另一半。在一段亲密的关系里,我们都真心地付出爱,也渴望被爱。但有时候,我们给的,未必是对方想要的;我们希望得到的,也不是对方正在给予的。这其中,可能有能力问题,可能是方式问题,也可能是沟通问题,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纠结。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行为处事的方式一样,如何爱对方,每个人也有自己的法则。一味地苛求,是跟自己过不去,也会让对方身心俱疲。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降低期望值,不较真儿,不偏执,懂得尊重与退让,才能让自己更轻松、更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