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合上《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时,我脑海中浮现的都是孙少平的身影,这个倔强而又不放弃精神追求的平凡人,面对困境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的感染打动了我。
这个出身西北农村的少年,家庭条件非常困苦,全家节衣缩食也只能保障他上高中时只能吃最下等的非洲面馍,他开始时也很自卑,从偏僻封闭的农村初到大县城,土土的衣着、土土的气质、土土的精神面貌与这个大县城比起来是那么的不协调,冲突着、斗争着、挣扎着而又无可奈何着。在物质世界匮乏的时刻,他并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拥有黄土高原特有不屈不挠性格的他,充实起他那略显稚嫩和贫乏的精神世界,如饥似渴的读着课外书,尤其是读了《钢铁是怎么练成的》这本书后,他突然明白了,人生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更高的理想,而不只是眼前的苦难生活。靠着不断的汲取知识营养,原本封闭内向的他,渐渐的自信乐观起来,人生视野也开阔了起来,他开始学着用审视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当然也包括他自己。
虽然他只在黄原县读了一年半高中,但是这短暂的一年半,极大的改变了孙少平这个人,他的整个人生追求和性格的塑造都是在这困苦的求学生涯中改造完成的。虽然高中提前毕业他有点不舍,虽然他觉得他还有许多地方稚嫩着,但是又何妨他继续在人生这条路上不断的驱驰前进呢,这段期间的精神历练已足以使他能够在接下来的生活磨难困苦面前坦然而乐观的面对了,虽然仍不免带着些许彷徨、带着些许人生困惑,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已经有了很大的蜕变。他已经能够在教了三年小学被迫辞职后,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能够学会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想着辞退后到哥哥的砖窑厂谋个好差事,过着安逸的生活。
正是因为认准了自己的前进目标(虽然目标还不十分明确),认准了自己的精神追求(虽然追求还并不完整),他才会义无反顾的离开安乐舒适的家乡,远到黄原县城来到揽工,他不是凭空头脑发热的想去体验生活,而是实实在在、认认真真考虑了留在家里所能享受到的安逸和出去后所要面临的生存挑战,是经过了充分思虑后做出的人生抉择。而这抉择,虽然是痛苦的,看似愚蠢的,然而在孙少平整个的人生来看,却又是极其明智而正确的。因为他进一步完善了这个农村少年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使他有勇气直言面对以后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大起大落。
骨子里透着倔强、透着坚强、透着追求,才能使孙少平一开始就不会太在意在黄原当揽工打炮眼、在煤矿当矿工这种受人鄙视看不上的行业,他把自己切切实实的当作一个底层讨生活的人,想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力气,来养活自己,所以他干活是那么的卖力那么的实在,青春的热血在他渴望追求向上人生的身躯里奔腾流淌着,洗涤重塑着他越来越高大而又自信的人生,使他不断的成熟。所以在少平因为矿难而毁容后他才会毫不犹豫地做出拒绝脱离苦难矿工生活、拒绝留在县城的机会,毅然回到矿区,回到惠英身边的决定,从而完成了平凡向伟大的蜕变......
通过阅读《平凡的世界》,我深刻的领悟到,一个有精神追求一个有昂扬斗志和目标的人,生活的磨难、暂时的困境、舒适的生活都不能轻易地将他击倒,因为他的世界完成了从平凡向充实的改造过程,他有足够的耐心、毅力,去坦然面对,平凡中现着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