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老师的书告诉我——优秀是教师幸福的副产品,只要拥有一颗至纯至善且善于反省的心,再加上持之以恒的实践和总结,掌声、鲜花、荣誉等附加品,就权权交给时间。
老师一定要对学生有所影响。什么影响呢?就是爱的感染,善的引领,童心的保持,做人的导向——这才是教育的根本。孩子的天赋和老师没关系,但人生的走向却和教育有直接的关系。李镇西老师这本书没有理论化的内容,都是真实且生动的与学生、老师在一起的学习、生活场景,不需要一字一句研读。
毕业典礼上,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寄语,因为喜欢,所以留下这份感动:我们曾在青春年少时相遇,并肩行走过一段路程,我们曾相互鼓励,共同奋进,也许我们今后的人生旅程不曾重叠,我们所能做到的也仅是努力追求各自心中的梦和光明,但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我们的心是辽阔而透明的。
有情怀的教育者对教育乐此不疲,让人感觉得到教育的温度和智慧。有时想想,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先让自己善良起来,丰富起来,健康起来,阳光起来,快乐起来,高贵起来,然后去感染孩子,带动孩子,让孩子也善良、丰富、健康、阳光、快乐、高贵。除此之外,还有教育吗?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教育者缺乏的,却要让学生拥有。岂非缘木求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正经历着复杂的过程,但我们的教育者正在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所谓‘有用’,就是把这些人培养成善良、有人性的人,有这些特质的人,是人类进步的条件。在书评区,看到了一个令我眼前一亮的观点——教育:我永远的“初恋情人”。太惊艳了!李老师说的“善良、正直、勤劳”,在全文出现频率极其高,大多数的学生都在践行这六个字。全文读来,没有华丽的语言,满满的都是真诚。对于毕业之初出现的错误,作者并不隐晦,反而反复提到,警醒自己,也警醒读者。读完全文后,我之迷惑减半。当自怨自艾时,走进文中,豁然开朗。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结合李老师对自己学生的要求和期望,一番感动在心头:我们的学生,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可以最可爱;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可以最勤奋;也许不会最富有,但可以最充实;也许不会最顺利,但可以最乐观……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