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下楼,远远就看见路口的路灯下有两个小女孩和一位老妇在玩跳皮筋的游戏。心里不免丝丝亲切。好久没有看到过这种游戏了——这是七零八零后的回忆。
只见一个大点的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在两条线中间跳跃着:一会儿单脚跳单线上,一会儿双脚踩着两线中间,一会儿两脚跟靠拢……思绪在眼前不断的呈现着,“马兰花开二十一,三五三五六,三五三五七,三八三九二十七……”这是八十年代女孩子最爱玩儿的边唱边跳的游戏——跳皮筋儿时唱的歌。两个人把皮筋儿抻直,一个人腿在皮筋儿上上下翻飞,动作协调,歌声飞扬。皮筋的高度从脚踝,膝盖、腰部,咯吱窝,到举过头顶。举过头顶时,跳皮筋的人手要把皮筋儿按一下,皮筋儿上下摆动,这时要瞅准它下来时的姿势,脚马上勾住皮筋儿跳起来。能在这种高度中跳几下,不亚于现在运动会上得冠军般的高兴,欢呼雀跃。那时游戏虽然简单,但承载着我们儿时的快乐!
成长于八十年代的我们没有什么像样的玩具,女孩跳皮筋、跳房子,男孩滚铁环、玩泥巴……都是自制的玩具,但玩的很开心,我们可以在外面随意玩耍,家长也不会担心;我们可以在水龙头上咕咚咕咚喝凉水,也不会拉肚子;我们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任何兴趣小组,都是自己报名;我们的童年不是太富足,但是很丰富;我们的童年不是太受家长的关注,但我们很自由;我们的童年没有太多的玩具陪伴,但我们不孤独……
小的时候,我尤其喜欢跳皮筋,夕阳西下,几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在细细的皮筋旁跳跃翻飞的画面已经定格成为我记忆中最温馨的画面。那时候,我们常常一跳就是一个下午,乐不思蜀,到吃晚饭时还迟迟不肯散去。
随着岁月的流逝,童年时代虽然离我很遥远了,但是跳皮筋所给我带来的那份快乐却每每想起来还感到特别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