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秋高气爽,秋风习习,天高云淡,叠翠流金,层林尽染,秋色宜人。
大雁南飞之时,我却“逆流北上”,与友人一起,坐上了并州开往应州的列车——看木塔,登恒山,领略虽近在咫尺却似“远在天边”的晋北风物。
高铁虽快,却每每“贻误”了沿途的风光,所以,绿皮车,自当是我的最佳选择。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但印刻在思维里的风景,一定会历久弥新。
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古幽云十六州之一的应州,即今天的山西朔州应县,是中国现存最高,也是最古老的唯一一座全木结构塔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2012年,释迦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并在2016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释迦塔始建于1056年(辽宋年间),由辽国萧皇后倡建,其初衷,是作为家庙,彰显家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高料敌之用。
释迦塔塔高约67米,底层直径约30米,呈平面八角形,用红松木制成,纯木榫卯结构,牢固抗震,刚柔相济,结构巧妙,全塔无一根铁钉,至今已近千年。木塔外观为五层,其实每两层之间都设有一个暗层,实际为九层。
行至木塔附近,时至晌午,我们不惜足茧,来回行走2公里,终觅到一家事实证明可以代表晋北特色“羊杂”的小馆,饱食小歇后,带着惬意的憧憬,走向木塔。
由远处走近木塔,感觉比想象中的“应县木塔”,显得更加高大威武。
塔上立有明成祖朱棣题写的“峻极神工”和明武朱厚照题写的“天下奇观”的赞美木塔的匾额。据介绍,塔内还供奉着经考证确认为是释迦牟尼灵牙遗骨的两颗佛牙舍利。
释迦塔建成近千年,经历了无数风雨侵蚀、地震灾害和战争创伤,至今仍屹立不倒,英姿挺拔,凸显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鬼斧神工。
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显示,2004年,经专家实地勘测,发现整个塔身已整体向东北方向倾斜65厘米,并有多处劈裂、折断、缺损等残损点。近年来,塔身正在以每年2毫米的速度偏移,所以,为保护古塔,防止险情加剧,从2011年开始,游客只能在塔外参观,不能登塔。专家同时表示,由于木塔的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好,其承载力远大于荷载,所以,今天我们仍不必担心木塔会有因“底虚”而倾倒的可能。
令人欣慰的是,木塔周围除了有大量慵懒可爱的野猫,为木塔平添了几分生趣外,塔上还居住着成千上万只“麻燕”,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们,以木塔上的蛀虫为食,实际上起着保护木塔的作用,成为木塔的“吉祥鸟”。人们偶一抬头,就能看到“麻燕”们舞动着翅膀,轻灵地在塔梁上飞来飞去,与古塔相映成趣,融为一体,为释迦塔增色不少。
生活在山西,这个地上古建筑占全国75%以上的省份,我之前从未来过释迦塔,只闻其名,未见其容。而在这个爽朗无风的秋日里,幸临古塔,一睹风采,得偿所愿,幸甚至哉!
希望这座古老的木塔,永远屹立在华北大地上。在下个千年里,世间又会出现哪些奇迹,出现怎样的美丽的故事?
就让这座静静矗立在这里的木塔,见证历史的沧桑巨变。
我想,今天,我看这木塔,方有如此感受;只是不知,在近1000年前,在这座木塔刚刚修建起来的时候,那时的人们,看到了牠,做何感想?
简单设想一下,真正敬于牠,识于牠,悟于牠,学于牠,依于牠,起于牠的人,恐凤毛麟角。
想起一句话:“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时此刻,我竟“深刻地”希望,希望那些美好的时光,那些美好的事物,可以永远,永远不止留在回忆中。
感谢“释迦塔”让我的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