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相处,不可避免被人麻烦;人和人共事,不可避免产生摩擦。
真正人品好的人,心里时刻是装着别人的,即使被冒犯,也会用适当的沟通方式。
所以说,一个人生气时,最能看出他的教养和人品。
生活中,和亲友相处:生气见教养。
杨澜曾经在访谈节目中问周国平:“为什么我们都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把坏脾气留给最爱的人?”
周国平回答:“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教养。”
看一个人是否真的善良有教养,要看他如何对待父母和亲友。
如何跟亲友相处,特别是在生气的时候,如何控制情绪和愤怒,怎么说话和相处,最能看出来一个人真实的人品。
是否孝顺,是否友善,不在于我们平常给父母多少钱,给家里买了多少东西。
也不在于,请亲友吃了几顿饭,出了多少次主意,帮了几次忙。
更多的还是看我们在最糟糕、最生气之时,如何与之相处。
《论语》中记录了这样一个小场景,当时子游向孔子请教何为孝顺,孔子是这样答的: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意思是说如果现在,一提到孝顺父母就想到赡养的话,那又和喂养狗和马有什么区别呢?
孝,不仅是孝顺,也不仅是孝敬,更要尊重,要有好脸色,要有好语气。
如果因为忙,就对父母没有一点耐心,遇到一点不顺心,就对父母亲友摆脸色,甚至大发雷霆,这样不但会伤及他们的感情,也更能体现出一个人品格的缺失。
婚姻中,和爱人相伴:生气见修养。
很多男人,平时对爱人也都还算说得过去。
可一旦有争执的时候,却半分也不肯退让,嫌弃的话,牢骚的话,埋怨的话,甚至威胁的狠话都会朝着对方的心窝子上扔。
更有甚者,还会直接动上拳头。
没有多少婚姻,需要经历生死考验,日常中的磨难,却时时刻刻在考验着我们的修养。
大文豪胡适不仅调侃自己是“怕太太”协会的,还提出了男人要遵守的“新三从四德”。
三从: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话要盲从。
四“德”:化妆要等得,生日要记得,打骂要忍得,花钱要舍得。
这段言论不仅让人捧腹大笑,一时间也被传为实力宠爱妻子的佳话。
但这看似戏谑的幽默背后,却是良好的修养和浓浓的爱。
知乎上也有个高赞的答案:一个男人是不是真的爱你,就看他对你的态度,尤其是当他心情不好时对你的态度。
真的爱你的人、懂得珍惜家庭的人,即使在最愤怒的时候,也能忍住那句会伤害你的话。
控制好情绪,不因怒气而伤害自己深爱的人,这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心性修养,更能反应出爱的程度和温度。
职场中,和同事共事:生气见素质。
职场上中有些人,活得就跟谍战片一样,和别人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还是谦谦君子的模样,和大家都能愉快的相处。
可一旦发生利益冲突,立马翻脸,丝毫不讲情面。
我初入社会的第一个公司,有个同事叫小顾。
小顾销售能力强,是公司销售一部的经理,整个团队业绩一直排在公司前两位,小顾平时和大家相处得也不错。
有一次,小顾家里有事,他让同事帮自己修改了一份老板着急要的报表,却把其中一个数据录成了上个月的。
老板发现后指出了小顾的粗心,小顾回来后,立刻当着所有部门成员,把那个帮忙的同事骂了个狗血淋头。
当时的小顾不知道,老板原本准备提升他为销售部总经理,却终因这件事而作罢。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欲为事,先为人圣。”
从古到今,人品都是每个人手中最重要的底牌。
心理学家本恩也说过:“我们从愤怒中带来的每一个打击,最终必然落到自己身上。”
所以,不管是同事,还是陌生人,甚至只是服务人员,都不能得理不饶人。
这只能让自己的缺点暴露无遗,成为生命中的短板,乃至影响事业发展。
生气这件“小事儿”,很多时候,会不遗余力地耗费掉你所有的好运气。
在生气之时保持良好的修养的人,人品都不会太差。
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值不值得相守,都要看这人品的最低处。
而这人品的最低处,自然不是看好的时候有多好,而是要看差的时候有多差。
不是看他心情好时的样子,而是要看他最愤怒时的样子。
一个无法控制好情绪的人,无疑也是不值得深交的人。
记得历史上有一段很著名的对话。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段对话的意思,不是恶人自有天来收的意思,而是在受到冒犯时不气不恼,还要感化他人并帮助他完成好的转变。
对于那些一时间让人气恼的事儿,不妨一笑置之,何必拼上自己的修养,去争一时之气。
人不论出身与贫贱,并不会划分为三六九等。
而人品,虽然真的有三六九等之分。
终其一生,人品是最高的学位,千万别让情绪把它毁了。
拥有好人品的人,便拥有了高级的人生,自带光芒,走到哪里,都会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