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西门庆一早到提刑院,就和夏提刑说了自己的想法,说车淡的家人再三请人来求情,求放过他们。夏提刑虽说是提刑院的正院长,却也做不了主,全凭西门庆说了算,而西门庆表面上只是一个提刑院的副职,却位居五品,在官级上压夏提刑一等,又隶属监察部门,俗话说“不怕官只怕管”,夏提刑还是要敬畏他几分的。于是随即升堂,将四个小混混提上厅来,四人因害怕再吃棍子,吓得只顾磕头。西门庆也不等夏提刑开口,就当堂将四人并韩二一起喝了出去。四人回到家,扑着父兄嚎啕大哭,每个人白白花了百十两银子,落下两腿疮,再也不敢妄生事了。这件事下来,四个小混混改头换面,重新做人,这也算是西门庆积下的少有阴德吧。
再说回西门府。西门庆上班还未回家,家中书童叫来安扫地,扫完地作为感谢,还拿了糖请他吃,来安一感动,就把平安昨天晚上接潘金莲轿子时说的话复述了一遍,书童听完自然很生气,但也没有当场发作,把这件事暗暗记在心里。第二天,在和西门庆玩耍的时候,故意表现出来心事重重。前面提到过,书童是一个年仅十六岁的美男子,是西门庆的男宠,西门庆视其为宝贝,其作用和地位是其他妻妾所无法替代的。西门庆看出来书童心中有事,就问其原因,书童借机把平安在背后辱骂的话说给西门庆听,西门庆大怒,决定好好惩治一下平安。西门庆的怒,一方面是心疼书童,另一方面则是这种事情被小厮知道,并且受到非议,羞而为怒。
第二天,西门庆下班回家,交代看门的平安,无论谁来,只说不在家,平安允诺了。无巧不成书,偏偏是十兄弟中的白赉光来访,不信西门庆不在家,硬是闯了进来。西门庆的十兄弟,除了死去的花子虚生前有些许家底,生前是个体面人之外,其他八个都是一些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整日插科打诨,占小便宜的人。白赉光不请自来,肯定也是想来白混西门庆的钱物,甚至说就想混一顿饭吃,于是就在厅里等西门庆回来。西门庆在后厅整理送吴大妗子礼的衣物,抱着一堆衣物就出来了,正好撞见赖着不走的白赉光,碍于情面,只得招待。见兄弟穿得穷不啦叽,西门庆也不叫茶,说自己公务繁忙,招待不得,不久夏提刑骑马过来,有事商议,白赉光也是愚钝至极,继续待着不走。一直呆到晚饭时分,西门庆打发他吃了几样牵荤连素的小菜,才把他打发走了。如此赖皮的白赉光,让西门庆甚是恼怒。
借着这股怒气,西门庆回到厅上,拉了把椅子坐下,叫来平安,借故放了白赉光进来,也不听他申诉,叫了排军,两个伏侍一个,套上拶指擎起来,拶得小子疼痛难忍。又令打了二十棍,打得皮开肉绽,满腿血淋。。平安儿遭这番罪受,多少与之前四个小棍棍一样,失了本份,有点罪有应得,多少也为自己在小厮面前失了脸面发泄了些怒气。
平安被打后,回到门房处,越想越觉得自己憋屈,对白赉光大骂特骂。他只看到事情的导火线,而并未能明白事情的真正原因,其拙劣程度,与潘金莲房中的秋菊有得一比。作为小说人物的平安等人,并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将一件及其残酷的事当做玩笑,而作为读者的我们,拥有上帝视角,对情节中的一切细节都洞若观火。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的态度,身处物质世界的我们,对周围发生的一切都是一知半解的,有时甚至完全被蒙在鼓里,无论我们怎样努力,对生活中、生命中的很多事物除了无法知晓之外,更多的是无法改变,而作为洞察一切的上帝,正在看着这一切,不但不会伸出援助之手,有时甚至还发出了笑声。
次日,吴月娘与众房,坐轿子到吴大妗子家去庆祝娶媳妇,剩下孙雪娥和西门大姐在家看家。白天的时候,韩道国送来了一坛金华酒,一只水晶鹅,一副蹄子,四只烧鸭,四尾鲥鱼,感谢西门庆相救之恩,见西门庆不在家,不敢收礼物,只得连盒担留下,待得西门庆衙门回来,拿与西门庆瞧。后晌时分,西门庆来家,又添买了许多菜蔬,在翡翠轩卷棚内,放下一张八仙桌,请来应伯爵和谢希大,同韩道国一同享用晚饭。
席间,应伯爵要求书童打扮一番,唱一曲给大伙助兴。书童本来就是个美男子,梳妆打扮一番,再穿上女装之后,简直就是一个优质的花旦,用书中的话说,“俨然就如个女子,打扮的甚是娇娜”。走在席边,顿开歌喉,唱了一曲《玉芙蓉》。应伯爵听后,夸奖不已。这样一个美男子,如果生在当今社会,大概率会成为某个偶像团体的一员,每日也是唱跳rap,以表演型艺术为生,取悦观众。书童在西门庆家中,虽说表面上是作为一个随行书童使用,但是很多场合下,也是作为一个表演型的美男子,供这一群糟老头子玩乐而已,细想之下,无权无钱者,多是沦落为这种受人摆布玩乐的存在。
再说到吴大妗子这一边,众妻妾都在为吴大舅娶媳妇贺喜,在家的官哥却突然哭闹起来,无论是怎么哄都哄不好,西门庆连忙使戴安和画童去接李瓶儿先行回家。随后众客人散,剩余的吴月娘和潘金莲等人坐轿子回家,那时正值八月二十四日月黑时分,四顶轿子只有一个灯笼引路。潘金莲追问随行小厮,才知道是李瓶儿回家时带走了两盏灯笼,只留下一盏灯笼给他们四顶轿子引路。小小的灯笼其实隐喻着众人的得宠情况,李瓶儿拔得一筹,其他众位妻妾只能共享西门庆剩余的恩惠。其实包括吴月娘在内的所有人都是妒忌李瓶儿的,唯独只有潘金莲表现了出来,这是性格使然,也是现实困境的挑战。作者也通过这样一点点的情绪积累,将最后李瓶儿被一步步的害死,很自然的引了出来。
正是:只恨闲愁成懊恼,岂知伶俐不如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