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陪着睿睿,我回了啊!”周六早上六点半。我睁开惺忪的睡眼,穿上睡衣,走到客厅,父亲肩上挎着那个旧旧的瘪瘪的背包,站在门口。看见我,开口了:“这星期我回去再炸点锅给你们带来。”(锅是我这里的一种面食,是我的最爱。)说罢,不等我说话,走了。
记不清这是多少回了,每个周六早上几乎都是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话,同样的背包。儿子自小都是父亲带的,跟父亲亲,晚上都跟父亲睡。记不清这个包,难道还是女儿四岁时,我们全家游北京时,随团发的?还是……
自从有了儿子睿睿,因为母亲体质不好,父亲就在这儿帮我们带孩子。而母亲不喜欢县城的生活,一直坚持生活在老家,开着那个他们一生的事业――小卖铺。老家的人基本都已经搬出来住,生意早已惨淡……可母亲坚持不离开,于是,父亲每周都要回老家去。
想象的的出来……
冬天。每周六上午回到老家,母亲早已活好面,俩人开始在柜台边的厨房领地忙活。父亲擀面,母亲套锅,一边锅上热着油,一边张望着门口。油热了,放锅片入锅,老父亲不停在锅里翻着锅巴,等熟了再夹出来。一 边干活,边聊着:“这周孙女月考了,你猜考了年级多少名?”“多少?一百多一点?”“错了吧,年级十一名。”父亲苍老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哇,好厉害呀,那进步不小啊!”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
或是一边是火炉子,一边是早已发好的面,父母两人,一人揉面,一人拿着早已捂好的豆馅团,包他们孙女孙子最爱吃的豆馅馍。“咱睿睿幼儿园下周要汇报演出了。”“那睿睿演什么呢?”“一个抬轿的角色”“演得可好了”“我去接他时,看到他演得可用心了”……
夏天。一人拾掇鱼,一人换水,“这星期咱黄河边上起鱼了,我跟着邻居一块儿河边捞了几条,收拾好跟孩子们带去。”“咋去了?”“邻居开的三轮车”“到河边慢着点”……(老家离黄河边大约五公里,每年夏季起鱼时,母亲都会拿着自己做的捞头到河边捞鱼。)
周日下午两点。“铃……”门铃响了,“爷爷来啦!”4岁的儿子一边叫着,一边跑去开门。门开了,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面前,肩上挎的还是那个背包,只是包鼓鼓的。
“看,爷爷给你带了什么好吃的?”父亲打开背包。“哦,锅……还有瓜子……还有……”“爷爷太好了!”儿子一边说,一边在父亲弯下腰的时候朝爷爷额头上亲了一下。“爷爷亲,那奶奶亲不?”“亲”……
说话间,女儿也已经来到父亲跟前:“爷爷,到了?”已上九年级的女儿不像弟弟那么直接,接过父亲从背包里取出的给她的好吃的,柔柔的说了声:“谢谢爷爷!”父亲的脸上满满的幸福。
背包,每周六瘪瘪的,跟着父亲回去。每周日鼓鼓的,随着父亲回来。就这样一周复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