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i人,e人,很火。
i指内向的人(Introverted)倾向于把注意力和精力投入外部世界的人和事;e指外向的人(Extroverted)倾向于关注自我的内心思想、情感。i人和e人,分别对应MBTI人格测试中的两种大类型,i人指性格内敛,e人指性格外向。两者最大的区别是i人享受独处,e人更愿意通过社交吸取能量,也可以代入到之前很火的“社恐”和“社牛”概念里去理解。
e=外向的人/外倾的人,;i=内向的人/内倾的人,
我不知道自己属于i人还是e人,现在的我也乐意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能从社交中吸取能量,给几个话题,我真的能聊挺久,根本算不上内向,但也没有那么喜欢出风头,你要让我自说自话,旁若无人,我可能也是没那么喜欢的,不至于到自来熟那种程度。我一个人能玩得比较嗨,也能从社交中吸取能量。这样的我不知道属于哪类人。
后来又一想,贴标签确实是一种高效的方式,但这样做只能停留在表面。不同的人格类型真的可以扮演出来吗?还是说我们只是在模仿不同的人格类型(通过对人格类型的了解然后依葫芦画瓢)。贴标签也只是为了节省时间。 停留在表面也就是节省了时间。MBTI准确度有限,我用同一个量表测出过好几种不同的结果。
人总是很容易被打上各种各样的标签,从曾经的属相到星座,再到现今大火的MBTI16型人格,人们对别人轻易地下定义,自我又同时陷入到标签给予的漩涡中。但人是复杂的个体,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各样的标签或许可以让我们更好认识过去和当下的自己,但不能被框定未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