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贝聿铭说
西方的窗,只是窗
东方的窗,是画框
(贝聿铭:这话我真说过)
在这幅画框里
呈现的是鲜活的景致
真正讲究的灵魂画手
连窗纱即画布的选择上
也丝毫不会马虎
贾母带刘姥姥逛大观园
到了黛玉的潇湘馆
发觉窗纱颜色不对
不行,要换!
那要怎么换呢?贾母觉得——
潇湘馆里竹子多,也没有桃杏树
整个窗景已是绿色,再拿天青色的
“软烟罗”反而不配
必需换成银红色的“霞影纱”
方能对比衬托窗景
从这里就能看出“老祖宗”的品味
私以为,贾母要是搁现在
怎么也算个软装界大佬吧
既然说到窗,我们就说说古时
窗在不同方位分别意味着什么
『北窗』
北窗适合高卧
王安石就喜欢北窗
往北窗下一躺,他觉得
枕头上的风都是暖的
佛经读起来也都津津有味
——
“北窗枕上春风暖
漫读毗耶数卷书”
其实北窗的风
又怎么会是暖的呢
陶渊明都说了
“幽人自爱北窗凉”
北窗是凉的,但是
北窗高卧的是隐士
隐士往往可以苦中作乐
所以,北窗高卧便成了
闲逸自适的另一种说法
我很闲,可以说成
君不知,我在北窗高卧
『南窗』
陶渊明作为逃离北上广的第一人
喜欢北窗“凉”,但喜欢南窗“阳”
人家采菊东篱下
但是种菊却种南窗下
没事还要数一数——
“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另外南窗还可以做什么?
表达一下我的思想感情
雨轻轻弹 朱红色的窗
我一生在纸上 被风吹乱
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
周董不小心唱出了
我陶渊明的心声
虽然房子有点小
仅可以放下膝盖
但是我有南窗
足以寄托我的傲世豪情
——
“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
我是陶渊明,我为南窗带盐
『西窗』
自古多情数西窗
辛弃疾说,想当年
你我对酒当歌西窗下
只有月亮是见证人
——
“记当年、只有西窗月”
李商隐说,今天巴山下大雨
亲爱的,你还好吗?
不知道啥时候咱们才能
再一起在西窗下剪蜡烛谈心
蓝瘦香菇,想你的小李子盼复
——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秦少游说,西窗下
竹子一动,我以为是你回来了
——
“西窗下,风摇翠竹
疑似故人来”
西窗是幽情
北窗是闲情
南窗是豪情
那么……东窗呢?
大概算“奸”情吧
据说潘金莲打开的那扇
朝着街市的窗户也是朝东的
支窗的棍子一下子砸中
头戴大红花的西门大官人
另外,由于秦桧与其妻的“东窗事发”
东窗,就再无审美之趣了
窗里窗外,都是故事
你站在窗外,我站在窗内
两两相望,不知谁是谁的风景
倚窗一望——
两地相思,三分月色
四时风物,五味俱全
而你,令六神无主,七情上面
八索文思写不出我的九曲回肠
我曾以为这世上
没有十全十美的风景
直到遇见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