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从中午开始》已读到40页。虽然听过这本书,但还想一字一句地读下去。我没有明确的“要获取什么”的目的,只是想自然地接纳和遇见。
就像路遥遇见《平凡的世界》,以及一番波折后遇见的开头,都给我们这些在创作道路上不断前行的文学爱好者,带来深刻的影响。
跟有舍聊写作,她提到“把自己当作家一样去生活”,这句话触动了我。是啊,像作家一样去生活,进行艰苦卓绝的创作劳动,路遥正是如此。
也许经历只是表象,艰难与困苦都是只发生而又结束的现象而已。真实的他怀抱着对写作由衷的热爱与激情,最终完成这不朽的作品,正是他了解自己和完成了自己的伟大历程。
写作准备
路遥在动笔写《平凡的世界》之前,进行了详细的准备工作。因为他明白:任何独立的创造性工作都是一种挑战。所以他能迎风而立,从大量的阅读开始。
重读、新读、细读、粗读;长篇,长卷;理论、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和宗教。他去鉴赏,也带着审美的眼光提出批判。完全浸泡在书中,无论是汗流浃背,还是瑟瑟发抖。
完成阅读,他又开始准备作品背景资料,查阅作品相关的十年间的报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以及地区报和省报,逐日逐月地查。
他认为,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不可能“中立”。所以他必须做出哲学判断,并要充满激情地、真诚地向读者表明自己的人生观和个性。在他的心里,始终装着作品要面对的人们。这也是《平凡的世界》深入人心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为了真实地描写生活,他提着一个装满书籍的大箱子开始在生活中奔波,体验生活。他知道占有生活越充分,表现生活就越自信。作为一部小说的“导演”,他全心全意地关注着每一个细枝末节,力求完美。
这个过程仿佛像一个孤独的流浪汉在漂泊,可也正是在这无穷的奔波中,作品里的人物轮廓才渐渐清晰。
一部作品有这样的准备,必然会获得认可。这里有知识的积累,也有毅力的支撑,还有热爱孕育着的恒久魅力。
我从心底里敬佩他对创作的敏锐直觉和崇高的创作理念。正如他希望的那样,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了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这便是《平凡的世界》。
开头之难
“万事开头难,写作亦如此!”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开头时也被难住了。
人物出场很重要,他不希望自己像一堵墙一样横在读者和人物之间,就像一个纯粹的“报幕员”。他想让人物毫无遮拦地直接走向读者,而他就躲在人物的背后即可。
他认为长卷作品所有的人物都应该尽早出场,这样便有足够的长度完成他们。尤其是一些次要人物,早一点出现,就能随时表现他们,哪怕只是一闪,也能丰富他们的形象。
带着满满的信心和充足的准备,他却经历了空白的三日:
一页未写完,就觉得满篇都是张牙舞爪,立刻撕掉重来;换了面孔,写出来依旧蹩脚;一天完结,纸篓里一堆废纸,大脑还是一片空白,那时想痛哭一场。
第二天天亮,重新进入阵地,又增加了一堆揉皱的废纸。
第三天重蹈覆辙;三天以后,还是一片空白。
这时他开始冷静反思,改变思想过于勇猛的现状,平静地进入,逐渐起伏,达到一浪高过一浪的效果。
心静下来是有奇效的,他在黑暗中见到了光明。于是就有一这样的开头: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濛濛的雨丝得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的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
所有的创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伟大作品的诞生都要经历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正如蚌孕育珍珠要经历沙砾的磨砺一样。只有如此,作品才能直击读者内心,产生共鸣。
而我们日常困惑于“写不下去了”,那是没有深入生活、理解生活。路遥也曾一再说:“故事可以编,但生活不可以编。编造的故事再生动也很难动人,而生活的真实情感哪怕是未成曲调也会使人心醉神迷。”
听一遍、读一遍、写一遍,我用这样的经历同路遥对话,也是对写作过程的和个人写作情绪的梳理和打磨。近距离地感知小说的创作,无论是准备还是动笔,每一个细节都能令人产生共鸣。这就是阅读优秀作品的巨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