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6(2017.12.06)一日小理论: 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排球练习。把学生打过来的排球准确地接住,打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打得很差的球或打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兴奋地打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打排球般的快感,就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
这个学期,新开了一个课题《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种子课”课例研讨》。前些日子,组里开展第一次研磨。第六单元《盘古开天地》作为本次研讨的“种子课”。这个单元还承载着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把《盘古开天地》作为“中国神话”板块的起点。学习了蒋军晶老师的群文视角的“创世神话”的指导策略,于是,我们把学习议题设定为这样几个板块:
一是比较不同版本的《盘古开天地》,感受神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文本的情节;
二是比较不同国家创世神话的共同点,感受故事的情节;
三是探索《盘古开天地》的中国元素,拓展不同国家的神话,感受不同文明创造不同的文化;
四是比较科普文“宇宙的起源”和《盘古开天地》的不同之处,感受神话的神力。
上周五,“种子课”负责人首先开启了第一轮尝试,主要是完成第一板块:比较不同版本的盘古开天地。她设计了一张学习单:
两篇不同版本的故事,一张表格,要求填写这三篇(加上语文课本)文章,在“宇宙起源,盘古做法,结果”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阅读三篇文本花了很多时间,在填写表格的时候,经常为填写什么发愁。半节课过去了,不少同伴只完成了一半左右。团队协同交流时,很多小组都把表格碎片化的内容进行了汇报,对话一时无法形成。老师的话自然就多了。老师的话一多,就牵着学生向前走。
观课情况看,学生对这个话题是感兴趣的,但是就是在协同和交流时,思维被定格了。原因出在哪里?
我们就从话题是球出发来思考。球没问题,学生很感兴趣。问题出在投球规则上。老师帮忙设计了投球的筐,学生只要往筐里扔就可以。所以,投球的兴趣,往往会被如何进球所禁锢。学生的注意力在于对应老师基于的框架,变成了一种“投其所好”,迎合>发现。所以,讨论自然没有发生。
我们不妨改变一下规则,让学生充分跑起来,教师接住学生的球,并马上协助投到学生手机,在成熟的那一刻,“瓜熟蒂落”,成功将“球”在每个孩子手里转一圈,带着所有人的思考,共享传接球的快乐?
今天上午,我们又一次聚在一起。首先请一个孩子讲讲如果要你讲“盘古开天地”,你会怎么记住这个故事讲?(基本上是读几遍,记住大概意思。)今天学一招:故事不用背,也能讲精彩!我们在市面上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盘古开天地版本(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神话故事,五花八门)。读一读语文书和自己准备的故事,找一下有哪些地方是相似的。(自主独立寻找后同伴交流)
惊喜地发现,一开始,很多孩子一头雾水,找不到相似之处,慢慢地,很多孩子有了发现。接着,当我把大家的意见写在黑板上时,小舒就发现了:我发现相同的地方可以分两个角度,一个是天地的变化,一个是盘古的做法。
“好,有价值的发现。但是这样分还是乱糟糟的。谁有办法把它的相同点讲得更清楚?”
小黄马上说:用情节梯,下面写盘古的做法,上面写天地的变化。于是,板书就形成了。
有了这样的梳理,学生对文本的大意自然明了。故事就能讲清楚了。
第二个议题: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学生经过讨论发现是开头的时候,很多版本讲到大鸡蛋开始的。第二处是盘古变成万物也各不相同。在研讨万物不同在哪里?这样故事是不是都可以?这两个问题时,我没有把问题讲清楚,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对话,于是我开始着急,一着急,话就多了。结果,是我自己把我的想法讲述了一下:盘古变成万物可以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想象要恰当合理。这样,会让故事变得更精彩。
回顾这节课的研究,不难发现,在这样的课堂上,议题虽然学生感兴趣,也有可以议论的地方,但是,如果框架先行,信息就会变成一种“对应”。如果教师缺乏“倾听”“串联”“反刍”能力,照样学生的讨论会大打折扣。
因此,课堂真正考验的不是设计环节,而是教师传接球的本领。能力强的,就能够巧妙地接住学生的球,即使是打偏的球也能“救”回来。能力一般的,能接住一些学生的球,并能原球返回。能力弱的,面对学生的球,非但接不住,还会把跌落的球换一下,投出另外的球,让传球的孩子感到迷茫。或者是跌落的球自己不去捡,非要另外的孩子去捡回来。如果我自己没有接住球还让学生去捡球,像这样的互动如果持续的话,那些打不好球,打偏球的学生就会变得讨厌打球,甚至还会讨厌他们自己。那么这样的教学效果就不难预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