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浦郎一想到自己可以冒充牛布衣的身份来结交贵人、飞黄腾达,便喜不自胜,高兴得几乎一夜没睡。第二天,又跑到他祖父的店里偷了几十个钱,去找刻图章的郭铁笔,要刻两方图章。他将自己改名牛浦,又称”布衣“是自己的字。郭铁笔一听说他就是牛布衣,慌忙爬出柜台来给他作揖,还没有要刻图章的钱。于是牛浦郎把图章印在牛布衣的诗集上,藏好了书,仍然每天在庵里读诗。
这边祖父见他每天夜不归宿,心里着急,担心他在外面“没脊骨钻狗洞,淘渌坏了身子”。恰好这一日隔壁开米店的卜老爹过来闲聊,说起此事,牛老不由得伤心落泪。卜老爹劝他给孙子娶个媳妇,让他安下心来在家开店,牛老说:“我这小本生意,连日常家用的钱都挣不到,哪能给他娶媳妇呢。”卜老爹便说自己的家外孙女自幼丧母,父亲又在外经商,已经十九岁了,比牛浦郎大一岁,想找个好人家嫁了。“你若不弃嫌,就把与你做个孙媳妇。你我爱亲做亲,我不争你的财礼,你也不争我的装奁,只要做几件布草衣服。”牛老自然大喜,于是亲事就这样定了。
不几日,牛浦郎和卜老爹的外孙女便完了婚。牛老放了心,对他说:“孙儿!我不容易看养你到而今,而今多亏了你这外公公替你成就了亲事。你已是有了房屋了,我从今日起,就把店里的事即交付与你,一切买卖、赊欠、存留,都是你自己主张。我也老了,累不起了,只好坐在店里帮你照顾,你只当寻个老伙计罢了!孙媳妇是好的,只愿你们夫妻百年偕老,多子多孙。”于是一家三口和和睦睦过起了日子,牛浦郎也不每天夜里去甘露寺读诗了。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个月。某日他出门讨账路过甘露寺,突然看到门口有三四个人,头戴大毡帽,身穿绸绢衣服,左手拿着马鞭子,右手捻着须,脚上穿着尖头粉底皂靴,翘得高高的坐在那里。牛浦郎吓了一跳,忽然听见老和尚在里面喊他,才大着胆子走了进去。原来门口那些当差的是从京城的九门提督齐大人府里的,齐大人和老和尚是故旧,现在做了大官,想让老和尚去京城报国寺当方丈。他本不想去,可是想起牛布衣的朋友冯琢庵在京城参加会试,就想去找他,让他帮忙把牛布衣的灵柩带回乡去,也了了自己的一桩心事。现在正要出发,正好看见牛浦郎来了,赶紧喊他来说话。
说啥呢?老和尚还惦记着送他书的事情呢,他不知道牛浦郎早就把这书偷走了。他急急忙忙地吩咐道:“我前日说有两本诗要与你看,在我枕箱内。我此时也不得功夫了,你自开箱拿了去看。还有一床褥子不好带去,还有些零碎器用,都把与小檀越,你替我照应着,等我回来。”然后一众人哗啦啦地走了。
牛浦郎这下放心了,老和尚走了,自己假冒牛布衣也无人对证了,那就干脆光明正大地做牛布衣好了。于是他取了一张白纸,写了五个大字:牛布衣寓内,每天都过来走一走。
那么假牛布衣先生会有怎样的奇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