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讲述的心理医师与四位来访者穿插着不同的故事,深刻地解释现代人该如何面对困境、失恋、孤独,不确定性,死亡和无意义等问题。
生活的大部分就是由刺激、烦恼、不幸和痛苦组成的。我们要如何应对,正是这本书值得阅读的地方,能汲取到很多心理学干货。可谓心中有“粮”,遇事不慌。
1. 面对困境时,如何做出改变?
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一味归咎于外界环境的客观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有时真正难相处的,是我们自己。
2. 如何走出分手阴影?
哀伤的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否认阶段:不愿意相信已经与对方分手,深陷强烈的依赖感;愤怒阶段:确认分手事实后情绪会变得愤怒,故意激怒,咄咄逼人;讨价还价阶段:尝试各种方式挽回,卑微姿态祈求复合;抑郁阶段:终日郁郁寡欢,兴趣和精力下降;接受阶段:彻底接受分手事实,重新找回自信。
3. 如何判断该职业是否合适?
当你意识到自己脑中不停闪现四个大字:“我、不、在、乎!探寻脑子里真实的想法。
4. 不同的依恋模式,如何影响你的人生?
安全型,矛盾型,回避型,紊乱型。依恋模式至关重要,因为它也将影响人们成年后与人相处的模式,影响他们如何选择另一半,影响他们在一段关系中的表现,以及一段关系如何终结。
5. 人格障碍是什么及表现?
“人格障碍分为三大类群:A群 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B群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C群 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
6. 悲伤为什么会被放大?
“丧失往往是有多个层面的。有现实层面的丧失(以我自身的例子来说,就是失去了男友),还有潜在的丧失(即失去男友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离婚带来的痛苦仅有一部分是因为失去了伴侣,更多的痛苦通常是来自离婚所代表的意义——失败、被拒绝、背叛、未知,以及与自己的预想背道而驰的生活轨迹。”
7.为什么会有一见钟情?
弗洛伊德称之为“强迫性重复”——人的潜意识会幻想:或许这一次我可以通过和一个新出现的但感觉熟悉的人接触,从而回到过去,抚平很久以前的创伤。比如父母是孤僻的,那很可能也会跟孤僻的对象结婚,熟悉的的东西往往意味着安全。
8.人的耐心能够忍受大部分痛苦?
耐心意味着忍受痛苦的能力,心理学上的耐心定义为:“能够长期承受这些困境直到克服困难的能力,可以承受刺激,烦恼,不幸和痛苦。”如果你能忍耐,痛苦就会过去了,就像《王子出游记》里奈卡亚说道:“请记住,先一定要用耐心压倒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