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原则,叫“是的,而且”。
这两个词构成了所有即兴表演的基础。
因为即兴表演,它没有规定的剧本,一般都是几个人搭伙,你一句我一句地,在互动里面,逐渐让这出戏丰满起来。
而“是的,而且”这个原则,意思就是,当一个演员说了一句话,其他演员要先承认,或者赞同这个演员的话,然后在这句话的基础上,添加自己的观点。
比如,演员甲说:“我的天哪!我从来没见过天上有这么多星星!”
演员乙就说:“可不是嘛!没想到站在月亮上看星空会这么不一样!”
这两句话,就是很典型地用了“是的,而且”的思路。
乙先是赞同了甲的观点,然后又加上了新的创意,告诉观众他们已经跑到月球上去了。
当然,在这之后呢,甲也要根据乙给出的新信息,继续发挥创作。
这样循环往复。
但是,如果在第一个回合里,乙就否定了甲。
说:“我一颗星星都没看见啊!白天哪儿来的星星!”
那这就是把话题终结了,往下表演就很难了。
总之,“是的,而且”这个原则,它的中心思想就是,接受别人的点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添加新的点子。
同样适用于商业领域的很多场景。
比如,你想改善跟别人的沟通氛围的时候,大家一起做头脑风暴、构思新点子的时候,还有推进谈判、化解冲突,或者说服他人的时候。
这个原则的应用范围真的有这么广吗?
下面,我们就详细讲一讲,在商业实践里,该怎么用这个原则。
过程当中,你就会听到我们刚才讲的那些场景了。
我们先来说“是的”,再来说“而且”。
“是的”,不就是赞同吗?
这有什么好说的呢?
其实,想要说出这个“是的”,还有一个隐含条件,就是你得先会倾听对方的话。
不管是即兴表演,还是日常沟通中,想要完成一场有建设性的、丰富的对话,你都得理解对方的想法,这就需要做到先专注倾听。
倾听的重要性,你肯定知道。
也有很多人觉得,自己很会倾听,你的倾听,是为了真的理解别人的想法,还是为了抓住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呢?
实际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回应而倾听”,而不是“为了理解而倾听”。
“为了回应而倾听”并不算是真正的倾听。
如果你是为了回应而倾听,那你可能刚听了一半,就在脑子里飞速规划该怎么回答或反驳。
这样的话,就没法充分理解对方的话。
那你的回应可能也会驴唇不对马嘴;
或者是,你以为自己跟对方想法是对立的,但实际上并不是,只是因为你没好好听对方讲话,理解错了。
生活中还有一个现象——商界人士尤其喜欢做“回应者”,而不是“倾听者”。
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会下意识地想要把控交谈的走向。
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个习惯其实会造成相反的效果。
你越是想要夺取掌控权,就越难赢得对方的尊重。
尤其是,如果因为急于回应,搞错了重点,还可能会让自己显得像一个讲话没有分量的小丑,得不偿失。
对比之下,反而是那些有同理心的倾听者,更容易赢得对方的尊重,达成自己的目的。
在认真倾听之后,我们才能说出那句“是的”。
另外,“是的,而且”这个原则,最多的应用场景,是你希望跟对方有一个友好的谈话氛围、不触发对方的抵触情绪,或者你想鼓励团队成员畅所欲言、贡献新点子的时候。
在这些时候,这一句“是的”,其实本质上是在提醒我们,不要下意识地把“不行”当作一个默认答复。
很多时候,一个好点子最初看起来,可能没那么靠谱。
比如,有一个在美国家喻户晓的情景喜剧《宋飞正传》,最开始在剧本推销会上被电视台评价说“毫无主题可言”;
《哈利·波特》的第一部,当年曾被很多出版商拒绝;
还有,“iPod之父”托尼·法戴尔,当初带着iPod的构想,吃了好几家公司的闭门羹。
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了,事实证明,这些想法都是很有市场价值的。
所以,很多时候,一些乍一看很疯狂的点子,是值得我们看上第二眼甚至第三眼的。
讲一句“是的”,并不意味着你非得采纳每一个点子,而是提醒你给它们一个被采纳的机会。
说完“是的”,我们还要在后面跟上一个“而且”。
这个“而且”,并不是说你一定要把这两个字讲出来,而是要有一种意识,就是在认同对方的点子之后,紧接着去发展这个点子。
比如提供补充视角,提供进一步的细节,或者延展出一个新的方向,等等。
这在头脑风暴或者讨论构思的时候会有很好的效果。
即使在应对失误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思路。
比如,有一天,你接待客户,表现不太好。
事后老板问你:“损失了一个客户是吗?”
那么你可以先承认,是的,然后立刻跟上说“我已经搞清楚了为什么会这样,我做了一个问题复盘,防止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可不可以跟您汇报一下?”
这也是一种“是的,而且”的应对思路,这种思路会让你呈现出一种诚实且不消极的状态。
还有,在需要化解难题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这种“是的,而且”的思路。
“是的”代表的是一种承认问题、直面挑战的态度。
“而且”代表的是,在承认问题存在的基础上,去积极地谋划解决方案。
丘吉尔的那句名言“绝不要浪费一场危机”,其实本质上也是一句“是的,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