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作家,有大家,小家;作家喜欢穿梭两个世界,一个在世俗真实的世界,一个在文字里彼岸花开的世界。奇怪的是,作家喜欢把两种世界描绘在一起,构成了他的人生轨迹。
作家有有名的,也有无名的,读有名的文字,或许只是想碰撞更深处的思想,当然,无名的作家也有不少是有天赋的,但沉迷世俗丢掉了那颗文艺的情怀,他所写的更多的是生活的琐碎与处世见解,大多都是些鸡汤,看你能不能转换能量。如果你迷惑,不如读易经,读哲学。当然不是出了书的都叫得上作家,书架上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书构成了文学的世界。
我想喜欢作家就只管喜欢他的文字,别管他的身世,他有他的诗,他有他的意,他的风流倜傥也只是一种故事的扮演。
看书就是读作家的心境,走进他的两个世界,再意会自己的人生。太深刻的书很多人其实并没有耐心承受那份沉重,但真正爱读书的人,一定是骨子里就忧郁的人,忧郁没什么不好,忧郁是需要悟性的,一定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真相,才喜欢在文字的花田里游荡。
不管是当代作家还是现代作家,我们从小的学习接触的都是从当代到现代的散文与诗,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作家的种子,只是有人培育了,有人掩埋了。我总觉得写作,并不是作家的事情。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记录你活着的喜怒哀乐,如果可以,你一样可以给自己写本自传,名字可以叫《这讨苦的人间,我是怎么吃过来的》
如果只是想要靠写谋生,那么写作就有很多的商业水分,我总觉得作家就是纯粹的,当然,能够当作事业谋生也是可以的,文人就应该安守清贫吗?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我知道写作,一定要承接上一种世事的痛苦,才能沉下心写出富有灵性的文字。
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无用才是大用;人间沉迷物欲,文字却是精神的富饶之地,你在人间不得,都可以在书里解惑。读别人的一生,就是悟自己的过程。
爱读散文的人,肯定是浪漫的,毕竟生活容易平庸无趣。作家写你所想,花树林间更是一番滋味,你看不出的清欢,品不出的悠然,走再多的路看再多的风景都是过往云烟,不过是刺激了下双眼。你的远方也只是别人的复制品。
作家在人间贩卖文字,其实是在人间解忧,他解自己的忧,也给别人解愁。一个好的作家,是可以净化人间的浑浊,让你在俗世里挣脱出另一个灵魂可安放的世界。
我们不该总沉迷于物欲,不用刻意摆脱,因为肉身需要承载,但一定需要精神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从好的文字里得到。
作家,或许就是世间一朵清莲吧,他们的灵魂是有趣且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