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看到一部剧的名字《故乡,别来无恙》,安静下来的时候便想起了小时候。每当回忆起奶奶家多年的老房子时,我几乎还能感到手里握着一个磨的发亮的门把手,小小的我踮起脚尖才能够到它弧面的下沿。对我来说,那个门把手好像一个特别的入口标牌,让我进入一个不同心境和气味的世界。 我记得脚下的水磨石地面,细碎的黄绿色小石子紧紧凑在一起,当穿过黑暗的走廊和厅堂进入卧室——这座房子唯一真正明亮的房间里,花朵装饰的石膏吊顶才不曾隐没在朦胧的光线中。尤其是上午,刺眼的阳光从镶着菱形木条的玻璃窗里倾泻进来,地面上的水磨石闪着微光,坚实且坚硬。握着门把手打开屋门,是一个与家人共用的院子。跑向院子时要特别小心,因为屋门口有三级台阶。稍不注意可能就会跌一个趔趄。我记得院子里青砖地面,我和小伙伴们热衷于在那些开裂砖缝里看蚂蚁搬家,夏天开着火焰般的红花,秋天结着沉甸甸的石榴,就是我们大快朵颐的时候了。如今,这个房子早已连同周边的一片平房区消失了。当我回想起它时,那些关于它的格局,面积,风格等统统都退居次要了,只剩下一种时光流逝的印象,一些房屋吸纳进去的生活痕迹。那里融汇了回忆,预感,悔恨,猜测,确认等无数的感觉,这些感觉不断的烧灼着你,使你感受着它的存在,其变化如火焰,使你捉摸不透。如今的社会,当看时间与空间与建筑的联结,必须要把“人”当作核心才有可能。时间与人的生命结合就是历史,空间与人的生命结合就是地域。所以历史主义与地域主义都是思考建筑不可缺少的内涵。有能滋养建筑的六种不同养分:地理,地质,气候,宗教,社会,历史。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走进一个四合院中,会有好像回到母体中那种温暖和亲切感觉的原因。我们所怀念的不仅是四合院的建筑实体,古老的材质与构造,也是其中的家庭氛围与传统的人际关系。现代建筑已然放弃了美丽,灵感,平和,宁静,私密,等主要来自情感的词汇。。。。。。
老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