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老黎的电话,慌张地描述她收到了学生家长的求助,说她现在要带学生一起回家看看老人家发生了什么。一起来到学生家,看到的是老人家不停地在床上抹眼泪,却说不出来是哪里不舒服。男生站在床边很是无措,只会问:“阿婆,你是什么情况?”
对这个男生的第一印象是他在课堂上几乎不张口,不回答任何问题,也没什么表情。这让我误以为,他是“桀骜不驯”款。但接触越多越发现,他不说话的同时会一直很认真地盯着我或者书,虽不开口回答,但会认真思考、认真答题。
都说爱哭的孩子有糖吃,但是我却对这种被生活压得沉默不语的人格外心疼。从老黎那里了解到他的家庭背景之后,无力感瞬间袭来。复杂的种种不便描述,但一个15岁不到的孩子,几乎不跟老师提要求的他在开学初说想要转通学生,是为了能回家照看独身在家的婆婆,这一点就足够让人掉泪。
对门的邻居在热闹地聚会,笑笑闹闹还打开音响放起了歌。婆婆一直在哭,担心婆婆是因为没吃饭而不舒服的他,洗锅做饭忙碌起来。隔着一条3米的过道,两扇门里装着的是两个世界。谁也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过去对对面的人说,你们不许开心!人和人的悲欢真的不相通。
不过,不相通也没关系,每个世界里都并不只有悲惨,还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在老黎打了无数电话之后联系上了村支书、卫生院院长,她们的到来让所有人都安心了。院长俯下身对婆婆说:“医生来了,婆婆你别哭”的时候,大家的眼泪都没忍住。
我不知道送到医院之后的婆婆会怎样安置,也不知道这个男生什么时候能来上课,更不知道背负了这么多责任的男生,他的未来是什么样。我什么也做不了。
这两天的坠机事件、疫情越来越近,这些令人难过害怕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什么也做不了。
可又能怎么办呢?生活的真相就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课题要去面对和解决,如果都要去别人的世界里当英雄,自己的一地鸡毛怎么办呢?这样世界会乱套的。
世界一定不是我们期待中圆满的样子,学着接受它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有限性,也是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