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朋友元旦期间生病住院,做了一个小手术,总共花费不到5万。
照常理来说,只要不是住单间,用C类药,社保(社会医疗保险)能报销相当大一部分金额。
但她当年入职时,并未选择由公司为她缴纳社会保险,而是选择将公司负担的缴费比例折成现金,每月打入她的工资账户。所以这次住院前后的所有开销,都要自己买单。后来朋友出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知公司办理社保。
虽说手有余粮,心里不慌。但社保的缴纳是对未来生活的基本保障,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即使你不需要外出工作,也要按时缴纳社会保险。我身边就有从事自由职业的朋友,他们缴纳社保的途径无非两种。
通过熟人的公司代缴,提前将当年的缴付金额打入对方账户,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省下一笔手续费。
通过代理机构缴纳社保,机构通常会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
我咨询了身边做自由职业的朋友,他们给出的建议是,因为现在企业的五险都是捆绑在一起缴纳的,个人可以按最低基数办理社保。很多一二线城市购房、摇号都与社保年限挂钩。
(二)
再有就是补充医疗保险。这类保险是与保险公司合作,由企业和个人自愿参加。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补充医疗的起付标准最低为250元,就是说当年门诊费用超出250元,低于1800元的部分,可以按投保时选择的申报比例进行报销。
与社保不同的是,这部分报销金额不能自行扣款,而是在每年的12月份上交底方、收据等相关票据,审核完成后在第二年的6月份自动划款到工资账户上。
(三)
最后说说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的分类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三种,意外险、重大疾病险和养老险。从用途看,通常就两种,保障自身和保障后代。
每个保险公司都有相关险种,名称略有差别,保险内容大同小异。
我对比过几家保险公司的服务条款,这里以重疾为例,保障内容基本都涵盖10个轻症疾病和40个重症疾病,甚至个别险种能达到42个重症疾病。但这只是数字游戏,真正赔付的基本都集中在前25项疾病上,如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等等,因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疾病。
我一般在确定保险金额后,最关注的就是等待期和责任免除。说的直白点就是,我在合同签订后多久生病,可以开始享受保险的赔付,一般是180天的等待期。
当患有合同内的轻症疾病时,通常只赔付保险金额的20%,再患有轻症疾病时,则不再享有赔付。当患有重症疾病时,才可以领取剩余的保险金,然后合同终止。
上段时间帮朋友参谋一款手术医疗型保险,合同中声明意外亡故不在保险的赔偿范围内。当朋友跟保险业务员咨询这个问题时,对方还依然信誓旦旦的说意外身亡在保险受理范围内。
我建议大家自己理解合同条款,看不懂或是理解不了的就问业务员,直到他们给你解释清楚为止。
通常商业保险的投保金额,与每年所要支付的保险费成正比。保额越高,所需支付的保费也越高,这也是很多年轻人不敢轻易尝试商业保险的原因。
(四)
这里推荐一款消费型保险。它是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有无社保来决定每年的保费。有社保的话,每年保费在300~600元就能搞定,保障金可达300万。
但是要注意,这类保险的保障范围也异常严格。比如它对救治医院的要求,必须是二级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对于四五线城市来说,很多明星科室并不一定在二级医院。再有就是年免赔额。当被保险人事后申请理赔时,保险公司的赔付金额=消费总额-年免赔额-社保报销,才是最终的赔付金额。
这类保险的优点就是对用药无限制,不论你是A类药还是B类药,都在保障额度内。再有只要被保险人首次投保成功,后续无论身体状况是否发生变化,或是是否发生理赔,都可以续保。
其实,消费险只是社会新人,对于自身保障的一个过渡,最终目的还是尽可能早的购买商业保险。毕竟年纪大了或是有过患病记录,保险公司都不会接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