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次瞧见不同部门为了争取资源,氛围剑拔弩张,拐着弯的损人,一个嘴里都是“给我做这个做那个”,一个是嫌运营天天跑线下馆,把运营的活抛给我品牌做,品牌说:DO my job。
品牌总监坐在我对面,所以她手把手教文案的KK时,我都能听见啊,永澄老师说要偷学技艺啊,身边有这么厉害的人,此时不学更待何时。
我发现品牌总监强调逻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问一句为什么做。她说不要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做这个活动品牌曝光量多少,我们要花多少成本呢。
第二,她就是行动管理执行的标杆和典范啊,她会为手下买To do list,买手帐。她做事是按照行动管理收集→处理→组织,检视→确定日计划→执行日计划的步骤。我来说说例子,大家体会下。
①收集:知道自己有什么
各个部门有需求,ok的,先把需求通过邮件发给我,要有正文,我懒得打开附件,还要点一下,多影响我效率啊。
之前随口一说的需求,现在变成文字沟通了。
②处理: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自问:做不做→谁来做→复杂吗→怎么做
做不做:需求收集好了之后,首先她会评估每个需求是否有必要做,所以很多需求不是一上来就要做,她都会有个思考的过程,像昨天J提案的一个合作活动,在品牌总监看来,根本没有做的必要,而如果她不来的话,J也不会思考清楚,直接把活派给我,下次我要是遇到这种,我也用port模型问就好了。
谁来做:不是自己分内的事情,她坚决不做,昨天J竟然让她做H5,做app的banner发布的活,你觉得她会做吗,她直接拒绝掉了。她知道自己要什么,不是像我想的多做多学习,每个阶段工作的需求也不一样了。
复杂吗:复杂的行动她会有计划安排,不是一天就要把活干完,她说要先搭框架,搭逻辑结构,写文案,写公众号的文章也是这个样子。
怎么做:她有个公关日历表格,会把日程写在日历上,也会安排时间。
2
不能随便承诺,9天8离开的时候,大家都不敢承诺说明年肯定会来,因为这个是和妈祖的约定。
在答复学员的时候也要有这个概念,不能轻易下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