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去台湾旅游,经过嘉义县。
在旅行车上,台湾导游阿僖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他说在嘉义县有吴凤乡、吴凤中学、吴凤公园……很多以吴凤命名的地方,问大家知不知道吴凤是什么人。我们都不知道,从来没听说过这样一个人。但心里就禁不住会下意识地想,这肯定是个名人,富商巨贾,乐善好施;又或者是个颇有政声,光耀故里的大官;又可能是做出了惊天动地之举的英雄-----因为很多地方就是这样的。听了阿僖解开谜底,才发现不是这样。他给我们讲了个故事。
在清朝的时候,嘉义县有个地方小官史,叫吴凤。他主要是负责联络阿里山的少数民族邹族。吴凤仁善温厚,邹族大头领十分敬重他。吴凤发现邹族人有一个很不好的习俗,就是每年祭祖都要献上一种特别的祭品------人头。为了猎取人头,邹族人攻杀其他部族,残害无辜百姓的性命。吴凤决心要改掉邹族这一野蛮陋习,就不断劝大头领。头领开始不同意改变祖宗留下来的习俗,但禁不住吴凤的劝导,就问那我不用人头,用什么来献祭呢?吴凤说:可以用牛头,猪头来代替。头领同意了。
此后五年,邹族人都用牲畜来献祭,没有猎杀人头。但几年间却发生了一些事,有的邵族人打猎时摔伤,有的妇女难产,还遭遇了粮食欠收灾荒。慢慢地,邹族大头领心里开始不安------是不是因为我用牲畜代替人头,祖宗在惩罚!于是他决定,这一年要恢复用人头献祭。
吴凤知道后,马上赶来苦苦规劝。大头领却十分坚决,再不肯改变主意。无奈之下,吴凤对头领说:既然你决意要猎取人头,那我知道今晚子时将会有个人,身穿红斗篷,骑着马从山下经过,你只能猎取这一个人头,以后再不许猎取。
见吴凤不再阻拦,大头领十分高兴。晚上,他带着人埋伏在山下的小路边,子时果然见到一个穿红斗篷的人骑马走过来。他的手下马上扑上去杀死那个人,割下了头。当大头领心满意足地接过人头,却忽然心痛万分。原来,被杀死那个人,正是他十分敬重的吴凤。为了劝阻邹族不再滥杀无辜,他不惜牺牲了自己的性命。
从此,邹族彻底终止了用人头献祭的古习。
吴凤不是富商,只是一个职卑人微的小官通事,在当时仍属荒蛮之地的台湾岛,管理的是尚未开化的少数民族。但他实际上非常富有,因为身上和心中充满了仁爱。他用最实际的行动,真正做到了“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吴凤不是大官,不然也不会去深山密林中和蛮族交往,做着最艰辛危险的事情。然而他取得了最卓著的政绩。以己身之死,使一个部族脱离野蛮,迈进文明。使那些原始未开化的部落山民,认识到了汉文化的力量,逐渐归化。几百年后辈这一个个用吴凤名字的命名,还有那一代代相传的故事,就是莫大的政声。
吴凤做出的也不是惊天地的大事,因为在几百年前那个时代,暴力杀戮,是当政者推崇的管理手段。当黑暗愚昧残暴横行之时,吴凤犹如一道微光,在深沉的黑夜中无比闪耀。
这个故事令人感悟,仁慈与博爱,比暴力无道更具力量。昨晚看到一个新闻,记者采访一个德国民众对接收难民的看法,那个年轻的姑娘毫不犹豫的说:“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当全世界都鄙弃这些难民,视为麻烦的时候,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要接纳100万难民,这就是无私的博爱。香港上世纪七十年代同样接纳了数十万越南难民,今日也无碍其繁荣。
由远及近,由人及己。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更广博的胸怀,去面对种种的不平丶愤懑与纠结。有的事情,去针锋相对,睚眦必报,郁闷于心,甚至暴力相向,未必是最好的方法。多些仁爱,宽容,谅解,人生的心境会更高远,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