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存到1000万元?
道理不难。
只要在25岁开始每个月存下约5千元,并且投资到在年利率有6%的市场里,等到65岁是就可以拥有约1000万元的资产。
但一定要切记趁早,要是晚10年也就是35岁才开始,每个月则要存下1万元才能在65岁时存到。若是从45岁才开始的话,难度就提高更多了,在剩下的20年时间之内,你每个月必须存2万元。才可以累积到1千万资产。提早开始理财的威力不用多说,而且这些都是数字计算出来的结果,毫无疑问。
然而,我真正想讨论的情况是为何多数人没有在年轻时就开始?或是做了却没有坚持下去?
心理学教授罗拉·卡斯坦森,提供个一个方向给我们。罗拉教授在她21岁时发生了一场车祸,住院期间她深入思考人生跟死亡的哲学。她心想,如果人在知道生命所剩不多的情况下,会如何看待自己接下来的岁月?
跟年轻人比起来,老年人看待时间最大的差异又在哪里?人的年纪越大肯定是越了解时间的宝贵,只是我们会因此变得比较幸福乐观还是忧愁悲观?
出院后,罗拉教授开始投入学术研究,至今成为研究时间与老年的专家。而说到时间与老年,当然少不了金钱的话题。她就曾经研究为何人不肯在年轻最有力的时候开始存退休金。
实验方法是这样的, 研究人员找来一群年轻人,将他们分成两组。两组分别在不同的房间,每个房间都有一面高科技的镜子,反射出的画面是由电脑所计算出来虚拟图像。样子就是这些年轻人自己。
不同的是,其中一组会看到当下自己的样貌。就是跟自己平时照镜子的一模一样。另一组人则是看到自己老了十岁后的样子。
等到年轻人走出房间后,研究人员随后就会问他们许多关于未来的计划。其中一项就是如果现在就开始存退休金。每个月愿意从收入中拿出多少钱去存?已经【预见】自己老态的那组人,愿意存下的退休金会比较多。但意外的是金额竟然是另外一组的1.5倍。好比看见自己现在的样子的那组人,回答每个月存6千元当作退休生活基金,而看到自己老态的另一组,则愿意存1万5千元好好照顾年老生活。
以前面从25岁开始投资到65岁的例子来说,两者之间在65岁时的资产差距是1800万。1千8百万元听起来很多,但到底是多多少?虽然观看数字已经够吓人了,但我更喜欢用时间来表示。以一个月薪4万元的人来说,若每个月可以存下一半-两万元。1千8百万元他需要花75年的时间才能存到。
如果看到这,你还没感觉,那你真的要特别小心了。
所以,为何多数人没有在年轻时就开始坚持存钱?原因之一正来自人类的演化习性。我们比较重视当下就能拿到的奖金,心理学称之为限时偏误/延迟满足。如果可以今天就能拿到1千元,就不会愿意等到下个月拿到1千1百元。如果可以现在坐在沙发上吃零食看电视,就不会愿意下班后穿上运动鞋。让半年后的自己可以变得更健康。如果可以现在就刷信用卡买想要的东西。就不愿意存一两个月的钱才去买。
我知道,现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对本身的自制力非常有信心,但人的天性是绝对无法避免的。或多或少我们都会犯下轻忽未来的影响力,因此没有发挥出更多存钱的能力。无论你是否开始存退休金,是否开始为未来某个梦想而努力存钱。
你都要相信自己还有更大的能力去积累财富。这就好比觉得已经拧干的抹布其实还是挤得出水来的,只要用更大的力气就行。
虽然我觉得存钱不应该是痛苦的事,但很多时候你也不应该就此满足现状。简单来说,你必须提醒自己,发乎想象力去思考,照你现在的情况下去,你以后会过什么样的生活。而自己心中真正想过的又是什么样的生活?或许你会觉得这样是在牺牲生活品质,毕竟多存钱代表要少买东西,但你再试着想想,这并不全然是牺牲生活品质,而是重新建立金钱习惯。让自己分清楚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不让那些不值得的事情浪费你的生命下去。
从今天开始,不妨思考自己的财务计划,想一下退休后的生活,想一下你未来想要实现的梦想。时间肯定是可以成为用心理财与专心投资者的朋友,用耐心与坚持跟它相处。每个人都一定有能力选择去过更富有的人生。但前提是,你必须先做出选择才行。
文末彩蛋
若你正准备投资基金或股票,
可点击下方链接开户,领取特惠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