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深深影响了我很久。曾经我就以为圣贤就是光鲜亮丽,完全没有污点。但,看到了曾国藩30出头的日记,我彻底放下了。圣贤也有小时候,真没有想到曾国藩年轻的时候居然是这样的:
1 爱抽烟
爱抽烟已经到了一刻不能离开的地步,必须随身带烟管,烟袋,自觉形象难看。更重要的是抽烟已经严重影响了肺部,甚至差点夺取了性命,戒烟、必须戒。可戒掉了吗?时隔一年再看,他依然没有戒掉。因而发下毒誓,如果再抽烟的话,则让神明来严格处置。戒烟之时,自己心神恍惚,没有了主心骨。戒烟之后的他很痛苦,饱受煎熬。
2 对自己极其苛责
早上起床起晚,曾国藩对自己是非常苛责的,用可耻、下流来形容自己;在外面对别人进行赞扬后,回去觉得自己虚伪,也深感不安,也会写日记谴责自己;在别人看来已经出类拔萃的他,对自己是十分不满意的,觉得自己聪明日减、学业无成。
原来曾国藩年轻时候的和许许多多普通人都是一样的,那他身上的闪光点是什么?是什么让他与大家有所不同呢?
1 爱阅读
基本上每天的日记都记录着今天看了什么书。他有着晨读的习惯,因此,当起晚后,不能读书,心中强烈的不安,会深深的影响到他。
2 静坐
他会经常通过静坐,让心安定下来。在处于血气方刚的青春骚动期,应酬也繁忙,内心欲望也很多,安静是极为不易的。在这个过程中,他总结了“天地位,万物育”的六字体会。
3 时刻自省
每天都在进行自省,曾国藩的一副名联“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他对自我的要求是极高的,在我们看来极为普通的行为或想法,他都会自己进行一番深深的鄙视,不断反思自己的过错与不足,这是一个强力塑造新自我的曾国藩。
曾国藩这个阶段修身的意义不可低估,他从此有了是非标准、自律克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在后来的人生阶断取得大成功的他夯实基础恰恰就是在这段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