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这本书如茶一般,虽苦涩,却历久弥新。没有虚矫赘文,也没有无病呻吟,只有精炼的篇章,细式勒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卡勒德·胡赛尼,他本出身于阿富汗,后才随其父迁往美国。正是他这样的经历,才使这部暖心小说出世。此书是一部睿智并发人深思的小说:赎罪并不必然等同幸福。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年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却袖手旁观,使得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也拥有了自己的妻子,却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20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选择?故事残忍而又美丽,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所读的一切都相形失色。
“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民的权利。没有比盗窃更十恶不赦的事情了。”这就是阿米尔那又爱又恨的父亲所说出的话,让人沉思,亦让人回味。身为人父,阿米尔的父亲面对几年前的真相可谓是痛苦的,父爱可以让他豁出一切,但那一丝理智却告诉他将这一切埋没,作者写出了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富家少爷阿米尔,卑微仆人哈桑,这两个拥有相同血脉的人,都在时光女神手中可笑地被玩弄着命运,只因他们不同的出身,一个光明正大,顺顺堂堂,另一个却自出生起就代表着错误。要怪,也只能怪命运造化弄人。
风筝,是这本书的一个线索。故事起因来源于一场风筝比赛,结束于一场风筝比赛,同是比赛,却已是物是人非,作者把风筝比作一种寄托,一种象征。风筝的象征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
本文还描述了一个不幸的可怜孩子——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这个可怜的男孩被迫涂脂抹粉出卖身体,跳着以前街头手风琴艺人的猴子表演舞步,硬生生的剥开他脆弱的心灵,在其中埋下了灰暗的种子。这是对阿米尔良心的考验,是从死敌中救出男孩,让他的良心得到救赎,但可能会搭上自己的性命?还是置之不理,让男孩心理扭曲,从而良心作痛?阿米尔经过激烈的内心挣扎,终于选择了正确的答案,勇敢面对内心,中获得自我救赎。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简而易懂的道理:我们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不应去逃避那无法让我们安心的愧疚。当你终于失去一个重要的东西,或者一个重要的人,可能才会明白,你所谓的尊严并不是真正的尊严,你所谓的逃避也不能真正的逃避。
哦!追,勇敢的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