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一个天才的恃才傲物#新敬业投稿
小时候,我就有对天才的定义,我说他们是“生来优秀的人”。
那时刚开始学琴,爸爸给我听古典音乐,大都是名家演奏的名曲。一首《流浪者之歌》,那么多版本,我只认定一个人是天才。
“他拉的最好,因为他速度最快都不打磕,音也清楚”
就在那时,我得知了这个名字——亚沙·海菲兹。
这个出生在20世纪初的俄国演奏家——用天生的演奏家形容也不为过,3岁就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这种情况不到两年,父亲就惊讶地发现自己无法再教下去。琴技进展迅速的小海菲兹5岁便进入维尔纽斯音乐学院,7岁在观众达千人以上的音乐会上演奏了《e小调协奏曲》,行如流水的弓法,娴熟精湛的技艺让他迅速成名。
接下来是顺理成章的巡演。在柏林,台下坐着一代小提琴大师克莱斯勒,听完海菲兹演奏的他说了一句,“我该怎样怀着满意的心情马上砸碎自己的小提琴啊!”
后来相传海菲兹的师兄,也是美国红极一时的小提琴家艾尔曼,在现场聆听海菲兹美国的第一场演出时激动地浑身冒汗,他转头询问身后的钢琴家家戈多夫斯基“您不觉得这有点儿太热了吗?”,家戈多夫斯基幽默地开口,“这对一个钢琴家还不算太热”。
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海菲兹拒绝所有的错音和杂音,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在他身上确是如此。他说,“技术是音乐表达的基础,不要让听众感到演奏者是在那些困难的乐句中挣扎”。萧伯纳曾写给海菲兹一封公开信,信中说,“海菲兹先生,请问您能否拉错一个音来证明你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呢?”
海菲兹的技术与他的练习方式密切相关,他有成熟的体系去对待每一个作品。首先,研究这首乐曲,其次,练习它。他称这两者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他往往花大量的精力在研究指法和技巧的应用上,这也为他每一次的技惊满座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我不知道他是否感受过孤独,但我相信他达到了自己所说的“让演奏成为一种本能”,我也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他是幸福而满足的。
那时,我对天才又有了新的定义,“生来优秀且一直追求理想的人”。
孤独求败,也逐渐开始受争议。
和同时代两位演奏界泰斗合作录制专辑时,他要求专辑名和封面都要以自己为主,这让两位泰斗尴尬而且火大,因为海菲兹说,“名字能排在我前面的,只有上帝”。
对于巴赫作品的演奏,舆论在海菲兹和另外一位俄国小提琴家米尔斯坦展开了一场辩论,两个风格和自身追求不同的演奏家本身不应该这样浅显地去比较,然而媒体却乐于看到一代天才的权威受到质疑。因为海菲兹演奏时的毫无表情,媒体给他冠上“冷漠、无感情、技巧的机器”等字眼,而乐于说“与海菲兹的炫技和明星风采相比,米尔斯坦更为扎实,他的修养高于海菲兹,对具体作品的表达亦深于海菲兹。”
显然,人们还是没能完全接受天生的不平等;人们更愿意把天才和“努力”、“勤奋”这些字眼连在一起,甚至让这些字眼掩盖掉它原来的本质;人们让孩子背诵那句“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不让孩子们知道它的后一句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人们也往往原意把幸运看做天才成功的一大因素,但恰恰相反,身为天才最大的不幸就是要遭受世人这样的偏见来度过一生。
去找一首海菲兹演奏的作品,在夜深人静之时聆听它。感受他冰山下的火热和细腻,理解他技巧外的感情和精力,然后——也理解属于一个天才的恃才傲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