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将我们每天面对的事情分为这样几类:重要且紧急、紧急但不重要、不重要且不紧急、重要但不紧急,可能我们每天工作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奔波于前两类的事情,下班后我们又更喜欢第三类事情,而第四类,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就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领导找你谈话,这是紧急且重要的事情,毫无疑问这事关你的前途;要在近期内完成一份报告,这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因为一年以后你都不会记得今天你的是些什么;打游戏,看美剧,与朋友吃喝玩乐,属于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可做可不做,但我们每一个人又都喜欢去做。而什么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为什么我们又时常忽略它们?
坚持阅读、学英语、写作或是磨炼一项技能,就是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它们很难在一定时间内就取得成效,当然也没有人会在你身后一直催赶着你去做这些事情,而人的天性决定了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更乐意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区内,更乐意去接纳那些已知的和熟悉的东西,这让我们会感到更有安全感。而长期去坚持一件在目前看来并不会立即取得成效的事情,在很多人潜意识里往往会将其放到最后去做,或是安慰自己,等将来有了时间以后再去做,可是,你内心是知道的,那些现在就不去做的事情,以后也不会再去做了。
李笑来在他的订阅专栏里写过:人往往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表现型人格,一种是进取型人格,表现型人格更加注重眼前的得失,以及他人眼中自己的样子。而进取型人格则更加看重自己的成长,不论眼前的状况好与坏,他们总是能保持不断的成长,因为他们懂得,眼前得与失终归是暂时的,而成长的才是永远属于自己的。
因此在我看来,去做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就是能持续让我们成长的,我很喜欢一句话,就是“你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够不到你去拼天赋”。而我们又偏偏非常羡慕那些一开始不起眼,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就横空出世的人,而我们又自然而然的喜欢把这样的人称为不世出的天才,我承认这个世界确实有天赋这样一种东西,但是事实上这个世界90%的人智商差异并不大,真正拉开差距的是:有的人始终坚持做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日复一日,而有的人则好高骛远,明日复明日,长此以往,这样的差距会是指数型的增长,最后成为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以至于当那些始终坚持的人一鸣惊人时,你才会感叹:这样的人我是这一生都无法追的上了。
可能有的人还会问,现在的生活节奏这么快,每天被各种工作与应酬包围着,哪些时间去做这样的事情?可你也要明白,任何的选择都伴随着相应的代价,人的时间一天只要那么多,如果你选择去做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也就意味着你必须放弃一部分那些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不做也可以,虽然它们会让你很开心,也可能会增长你生活的谈资和情趣,但长远看来并不会让一个人有质的提高,还是那个道理,人只有踏出自己的舒适区才能更快的成长,而生活方式的舒适区也理应包括在内。
而最后我还想说,不管你的眼中什么是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一旦确认就立马行动,不要想太多,更不要过分放大做这件事的困难程度,只有当你开始行动,所有的问题就都会有所答案,所有的迷惘会拔云见日,那些困难也定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