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询问了身边很多人,“如果给这个春节的食物评分,你会打多少分?”得到的结果大多是6、7分,只有少数给到了8分。“来来去去就是那些东西,吃腻了”。
其实可以理解,我们因为身在其中,渐渐对于这些食物习以为常。面对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春节食物,外国人是什么感受呢?
大概是这样的。
这是BBC去年春节拍的一部纪录片《中国春节》,几个外国主持人深入到中国民间,探索城市乡村中的原汁原昧的中国春节,将我们习以为常的春节还原到荧幕,外国人表示“这是全球最大盛典。”
最让我感动的还要数团圆的一张张餐桌。
包饺子的时候那两个外国大叔,听了女主人的对饺子的讲解之后,一般包一边不住感叹。
和国外不同的是,中国人喜欢赋予食物更多的意义,红枣馒头要做出一些形状并用红枣点缀象征象征红红火火,饺子也不例外。
我记忆里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是春节的必备节目,最喜欢的部分是塞入一颗象征幸运的硬币,祈祷来年交好运。尤其是到亲戚家拜年时,男男女女一众人围在一块儿包饺子,每人包几个,就汇成了团团圆圆的一大盘。
我记得刚学包饺子的时候,是妈妈教我的,从此以后我知道了这个简单的事情蕴含着这么多希冀。褶皱意味着把福气包起来让它跑不掉,捏成鱼的样子意味着年年有余,摆成圆形意味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长大以后发现南方很多地方并没有吃饺子的习惯,作为替代的是他们吃汤圆、荸荠、吃豆粥。而唯一不变的,是藏在食物中的美好愿望。
旧的一年不管怎么样都算过去了,南南北北的人们把对来年真诚的祈愿和食物化而为一。就是这种朴实而真诚的想法,让食物充满了感情。
老母亲希望儿子来年生意顺利,儿女希望父母身体健康,恋人希望爱情至死靡它,个体希望财神保佑,外出务工的人们希望多赚钱多陪孩子。
什么都可以骗人,内心面对佛祖的许愿却绝对不会,这让食物里的情感最为单纯也最为可爱。
第二集视频中还提到了只有中国独有的美食--火锅,两个外国大叔说,“家人聚在一起,在家里吃火锅真好。”
家人团聚吃顿饭,这件事超越了国家和文化,是所有人生活中的一个梦想。我们平日里的一切努力,不就是为了安心坐下来和家人好好吃饭吗?
这个视频的第一集里,BBC专门找了一对珠三角打工的夫妇,让这两个外国大叔跟去对方家里,感受广东乡村的春节味道。这对夫妇选择骑摩托车回家,而家人们则在村口等着这对一年才能回来一次的夫妇。
他们的年夜饭是围在桌前的简单的火锅,汤底越煮越沸,团聚的喜悦也在加倍。谈着一年中好的经历,说着彼此身上的变化,讲讲记忆深刻的趣事和成就,一家人在这一刻距离无比的接近。
在离别的时候,两个大叔说,“这就是旅途的意义所在,围坐在桌前的快乐,将艰苦的旅途有了价值。”
团圆饭我们真的是在吃饭吗?也许只是将滚烫的情感注入到了食物中,一片肉、一勺汤,都值得珍惜,都万分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