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思维导图,是在一个妈妈群里。课后,老师要求晒出听课笔记。大家一发就是好几张图片,字迹密密麻麻一大片。只有一位妈妈发了发散思维的树状图,仅仅一张就涵盖了所有的内容,而且清晰易懂。那时候,我第一次接触这种图,觉得很有意思。
后来,在写作群里听课,老师也提到了思维导图,建议大家用这种图来安排文章的结构顺序。
偶然一次,在简书里看到一位朋友的文章,是介绍思维导图的书籍的,我点开仔细看了一遍。经他介绍,我买了《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这本书来看。一看就不舍得放下了。
记得过去读书,速度很慢,是以读书而读书,细细品字句,字里行间会跑出一些灵感,赶紧记下来。常常是,几页书会读上一个小时。一本书十来天甚至二十天才可以看完。
合起书来回忆,竟然想不起书的核心意思,所以写书评和感悟觉得好难,必须再重新翻几遍才可以写出来。有时候,给朋友介绍也没法说明白某本书到底好在哪里。我真的特别苦恼。
后来,想了个办法,何不学着那位妈妈的树状图来画。以后,每看完一章节就回顾着自我做框架,提取关键字,做起了自己认为的图片。这么做,思维倒也思维清晰起来。但我总是渴望学习真正的思维导图。
当拿到《日常中的思维导图》时候,我被震惊了。原来,这种方法不只是在学习工作中使用,在带孩子做家庭沟通的时候都可以使用,里边五颜六色的图片,还有各种可爱的简笔画,深深吸引了我,我开始照葫芦画瓢地学起来。
仅仅两天时间,我可以利用自己带孩子的碎片时间看100多页。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创举,而且能从整体上明白作者如此安排的用意。做总结,让我的思维敏捷起来,更清晰更条理,再也不是以前杂乱一堆的感觉了。原来,大咖们一周一本甚至几本书的记录,是有方法可依的。我总算找到了自我提高阅读速度的办法了。由衷为自己高兴。
接下来,我还要好好实践思维导图的画法,并介绍给家人。等我儿子长大一些,我还会教给他用。真心希望它能惠及我身边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