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择时常常是与投机联系在一起的。投机投的不就是时机么,这和择时也就是选择投资的时间非常接近,不是么?
在价值投资的指引之下,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我们是通过股票来投资企业,期盼通过企业未来的盈利达到增值的目标。这个就跟择时没有什么关系啊,只要股票价格在企业价值之下,并拥有一定的安全边际,我们随时都可以投钱进来。越是下跌,我们就越应该买入,因为买入的瞬间,我们就赚了,只是还没有到兑现的时候而已。
1 适应环境
但是渐渐的,我发现自己之前的理解,可能不是那么准确。
市场的环境是会改变的,我们买入的股票也许在将来会兑现,但是可能兑现所需要的时间会很长。
所以,我们才需要择时。在我的理解中,择时择的不是时间,而是当前时间下市场的环境。择时是通过选择合适的资产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美林时钟就是一个为了适应市场环境,而出现的择时概念。它根据经济增长情况和通胀高低,将经济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
复苏:增长恢复,通胀上升
过热:通胀上升,增长减速
滞涨:增长减速,通胀降低
衰退:通胀降低,增长回复
每个阶段时候投资的资产一样,在复苏时时候投资股票,过热时适合投资大宗商品,滞涨时适合持有现金,衰退时适合投资债券。
择时,在这里其实就顺应投资环境,做出投资的选择。
2 顺应趋势
择时也常常和趋势投资连结在一起,对于趋势投资,我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趋势交易背后的心理机制》,旨在说明其实趋势并不一定就是投机,而是在利用其背后的心理因素形成投资优势。
市场长期是称重机,短期是投票机。而投票是基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当预期有着共同的方向,并聚合起来,形成一个凝聚力,就形成了趋势。择时其实就是看到这样的趋势,并选择顺从这样的趋势。
明明有沃伦·巴菲特这样的股神专美于前,为何价值投资却依然未能一统天下?市场上仍然存在各种各样投资流派?或许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我们都知道,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通过变化来适应变化。从历史的回测结果来看,小市值策略的收益那么高,为什么我还要费劲脑汁,弄了一个动态因子策略?其实就是因为在当前,小市值策略已经不太适应市场环境了。而这个新的策略,通过每天动态的回测,获得最近最适应市场的因子,然我们通过这个因子进行选股投资,其实也是一种择时的方式。
3 不是投机
我之前在文章《投资,必须弄清楚的概念》中提到过自己对投机的理解:
投资是通过深入分析,在确保本金安全的基础上获取预期回报的行为。不符合这个概念的“投资”行为,就是投机。
如果您没有异议,我们不妨顺着这个理解往下延伸。
择时是识别当下投资环境,并顺从环境的趋势,选择适合的资产进行投入。
那么对环境的识别首先就要求我们对当下的信息有充分的了解和解读。
我们可以和过去的信息进行横向对比,根据过去的经验,判断该环境在未来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获得多大的回报。
但是这样的判断可能不会完全准确,因为环境的变化可能不会完全和过去一样。所以判断的结果,存在一个准确性的问题,也即是概率问题。
如果经过分析,得到正的期望值,然后根据概率合理分配资金,本金的安全性就能保证。
这整一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深入分析的过程。你看其实还是挺符合我对投资的理解的。
择时是投机吗?或许是,这取决于“投机”之前所做的准备。
如果对于择时没有自己的深入分析,不能保证本金安全,而是仅仅凭着一些趋势、曲线、图形来判断未来,那么就是投机。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止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