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有一部很出名的纪录片,叫做《舌尖上的中国》, 其中有一集,讲的是云南香格里拉地区有一个穷困的藏族村落,有一对母女叫卓玛,每到雨季的时候,卓玛母女凌晨三点就要上路,走三十公里的山路去采松茸,每走一公里,才能够采到一朵“大蘑菇”。
你可能不禁会问,为什么要凌晨三点起来赶路呢?因为,如果他们三点不出门,松茸就会被别人采走。可能一开始的时候,卓玛是6点出门,后来发现有人5点出门采得更多的松茸,于是卓玛就4点出门,再后来又变成3点才能采到松茸,于是,发现村民们不自觉地陷入了一场恶性竞争,因为大自然给的“松茸”这种资源是有限的,但是,更可怕的是,如果你发现这种竞争,站在整个“村庄”的角度看,是不产生任何效益的恶性竞争。
前几年很流行的“赢在起跑线上”,幼儿园孩子提前学小学的课程,小学的孩子提前学中学的课程,更不用说琴棋书画一起上。从某种程度上看,很像采松茸的“卓玛”,父母们认为未来的资源是有限的,大学的机会是有限的,工作的机会是有限的,如何能比别人起的更早,能采到更多的松茸,能抢先占有更多的资源。很多父母无奈地对我说,其实我也不愿意孩子这么辛苦,但是没有办法,别人的孩子都在跑,我们原地不动,就是倒退。
但是,看看考过10级钢琴的孩子,还有几个在弹钢琴,考过10级绘画的孩子,还有几个拿起画笔......就像考试及格的孩子,不再翻课本一样。
那该怎么办呢,总得做点什么吧,父母常常这么问,该怎么做?给出一点个人建议如果能选择的话,先问问孩子吧,他喜欢什么?孩子真的什么都不懂吗,你且去观察,带孩子去一个景点,他第一个冲过去的地方,就是最可能留得住他的地方。家长的职责,不是那个做决定人,而是推开门,让孩子探头进去看看的人。也许孩子只是进去转一圈,什么都没带走,就出来了,但是,也许,他就沉浸在里面了呢,也说不定,不是吗。
也许孩子自己找不到答案呢?如果,只允许我给一个建议,那么,这个建议肯定是:培养孩子”幸福的能力”!
什么叫幸福的能力——凡事,有希望,有盼头!
前两天听逻辑思维的CEO脱不花被问到,创办公司这些年有没有遇到什么挫折?(暂不讨论这个问题“摆拍”程度),脱不花回答说,对于我们来说,只存在“未解决的问题”,有的可能可以立即被解决,有的可能暂时没法解决,但是,问题不等同于“挫折”这样对自己内心打击的词汇。
如何培养孩子“幸福的能力”,最简单,最力行的方式就是,对孩子,永远不要“绝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要一棒子打死。当孩子考了全班倒数第一回家,不要“绝对”,不要说,你怎么这么笨,你完蛋了,今后怎么考得上大学,吧啦吧啦。试问,你凭什么就一次考试断言孩子的潜力,凭什么就一次考试预测孩子的未来,人生是一个漫长的旅途,每一天日出日落,每一出戏都会开幕谢幕,我们需要让孩子永远保持“信心”,永远拥有“希望”,让孩子知道无论什么样的结果,都只是暂时的,比如,这次确实考得不太好,比倒数第二名我们只差了1分,我们看看错在哪里,下次考试的目标,多考1分,超过倒数第二名,可以吗?让孩子感受到,只要努力+方法,就一定有未来,一定有希望。“总是会有办法的!”,常常跟孩子说,也常常跟自己说。有人问,有些事情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且不问,是否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但至少,我们可以以一颗充满希望的心情,静静坐着等问题过去,等“谢幕”的那天,时间能抚平很多东西,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