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梁实秋先生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亦如梁实秋先生美学五部曲的书名,闲暇处才是生活,人间有味是清欢。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想自己为文章赋予一个名字,想来想去,竟然发现没有比“人间有味是清欢”更能体现我读完这本书的感受了。
细数从古至今的文人,莫不对饮食有着偏爱,李太白爱酒,苏东坡引出“东坡肉”……梁实秋先生也将美食写的色香味俱全,当读着他的文字,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的画面,场景活灵活现,仿佛跟着作者体味了一把这份美食。从美食的来源,古人对美食的记载,美食的做法、吃法、工具、产地等无不了解,细细讲来。
平淡的文字将平凡的生活讲述的有滋有味,日常的生活与饮食,在作者笔下仿佛成了一个个仪式和一场场盛宴。先生幽默,文字中不乏有趣的描述,还穿插着一些笑话,引用一些诗词、有趣的句子,让人读之不免笑出声来。
相传的一个笑话:两个不相识的人据一张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股汤汁直飙过去,把对面客人喷了个满脸花。肇事的这一位并未察觉,低头猛吃。对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气,不动声色。堂倌在一边看不下去,赶快拧了一个热手巾把送了过去,客徐曰:“不忙,他还有两个包子没吃完了哩”。
作者描写天津狗不理包子里的一段笑话,甚是有趣,写的活灵活现,满满的画面感,读到这里不忍笑出声来,真是太有趣了。
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
这句话深得我心。现在的快餐时代,很多人说自己爱吃,喜欢吃的很多,不讲究,吃的还很多,吃坏了自己的身体,却仍然觉得自己太爱美食,不可放弃。相较而言,梁实秋先生的美食真是太“挑剔”了,而我却认为这才真正是美食者的样子。读这本书之前,只知道水果产地不同而味道不同,大抵也是不是真正热爱生活,竟然不知蔬菜也是受产地影响如此之大,甚至,不同产地的相同蔬菜,竟然会做不出相同的菜式。
“烧茄子”是北方很普通的家常菜。茄子不需要削皮,切成一寸多长的块块,用到在无皮处划出纵横交错的刀痕,像划腰花那样,划得越细越好,入油锅炸。茄子吸油,所以锅里油要多,但是炸到微黄甚至微焦,则油复流出不少。炸好的茄子捞出,然后超出里脊肉少许,把茄子投入翻炒,加酱油,极速取出成盘,上面撒上大量蒜末。味极甜美,送饭最宜。
我来到台湾,见长茄子,试做烧茄,竟不成功。因为茄子水分太多,无法榨干,久炸则成烂泥。
读到这里,才发现,原来地域对于蔬菜的使用竟然差如此之多。与此同时,读到这里的时候,也蓦然发现,梁实秋先生在写美食的同时也是在回忆与怀念,怀念小时候的北平,怀念久未见的故乡。
信息社会的推动,生活节奏的加快,仿佛让时间也开始加速,让人越来越难以平静下心来纯粹品尝美食,更多的则是一边拿着手机玩一边吃饭一边拍照,用心选择食材认真做一顿饭的人便更少了。当然,现在也有很多美食家,却也很少有人能写出先生这样平淡中带着隽永的文字了。
寻常处才是生活。平平淡淡的日常里体味出各种趣味,处处体现出用心,才是真正的生活。平凡的生活是日常,激情与刺激是调剂,将日常的生活过的有趣、有情调,将日常饮食用心做成美味佳肴,是怎样爱生的样子啊。喜欢梁实秋先生的才情,亦喜欢其人间有味的生活。